时间:2024-05-10
陈锋
摘 要:诗词是一种词语凝练、节奏跳跃却意味绵长的艺术形式,在诗歌的言浅意深之中,将语言、思维、智慧、情感都融为了一体,所以在诗歌的教学中运用智性教育就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方式,因为创设诗词教学的智性课堂,不但能帮助学生在赏析诗词意象、感受诗词意境中体味其中的韵味,更能在学习之中,感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品味诗词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诗词;智性教育;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13-2
“智性”,顾名思义,可定义为“具有智慧的性质”,将此概念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启发学生的智慧,培育学生理性、情感兼备的思维模式,创设新式素质教育课堂,努力培育具有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一、阅读诗词,濡染启慧
文学艺术的学习虽然有其需要理性思考的一面,但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首先是作者情感宣泄的产物,古诗词流传至今,虽然乐谱已经失传,但是诗词大多确实是可以用来和乐而歌的,所以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即使不能和乐演唱,也是需要融合自身感情而朗读的作品,要引导学生达到“悦读”的状态,在读中濡染启慧。
不管是默读还是抄写,都无法取代以声音为媒介的阅读为诗词学习带来的情感的激荡,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篇歌行体古诗,明代文学家徐师的《诗体明辨》对“歌行”这种文体做了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歌行本身就具有平仄不拘、韵脚自由的特点,所以它所呈现出来的诗歌读出来自然也是朗朗上口、情韵兼备的。因此要想学生与诗词产生情感的共鸣,阅读这个环节就不可缺少,不仅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例如掌握“天台四万八千丈”中的“台”读“tāi”,“天姥”的“姥”读“mǔ”,天姥山是一座山的名字等,做到精准阅读是前提;向学生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李白是在遭到权贵排挤之后漫游时所作的此诗,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是重点;而引导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组合所带来的韵律美、画面美与情感美,能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读出李白坚决不妥协的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情绪则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当学生在读诗之中能不自觉地闭上双眼,感受出思绪的激荡之时,也就能真正理解什么叫做“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能在阅读中受诗词之美的感染,学会品味诗词艺术之美了。
二、感受意象,观察生慧
意象,总的来说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不管诗词的主题内容是什么,意象都是客观物质与主观感情的结合体,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分析意象,从意象中读出作者的态度与智慧,品味普通事物在在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在诗词中所具有的独特韵味。
同样,还是先来看杜甫的一首著名诗作《春望》,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的一首诗,其中的意象具有很典型的意味,其中出现了“国都”、“山河”、“草木”、“花”、“鸟”等意象,可是这些意象呈现的却不是春天里的生机勃勃和鸟语花香,而是组成了山河破碎、草木苍凉的破败之景,山河犹在,但国家却已残破,草木深深,带给人的全是肃杀的感觉,这样的情境下,即使看见花开,作者都只想流泪,听到鸟鸣,想到的却是离别的惊心,这些目之所及的种种事物,出现在诗歌之中,再受到诗人感情的“同化”之后,已经也带着悲伤的意境。。再来看卢纶的《塞下曲》,其中出现了“雁”、“单于”、“轻骑”、“满弓刀”等意象,即使不先分析作者写作背景与情感,这些意象也能为读者带来边塞军中的紧张与苍凉的气氛。
由这两首诗来看,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不管是因为作者的情而具有特殊的意味,还是它的出现自身就带着不同寻常的意境,这些意象都不再是单纯客观的事物,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意象的呈现中,透露出作者的情感或者志向,使物与“我”融为一体,达到诗歌言浅意深之美,因此在诗词的教学之中,教师要带领着学生去感受并分析这些意象,在对意象的观察体味中,领略诗词语言蕴含的智慧與情调。
三、体悟意境,品味悟慧
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他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是中国诗词论中一种所推崇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世界,所以读诗,一定要透过意象与文字来窥探诗词的意境,能品味出诗词中的意境,也就能在学习中悟出诗词语言所流露出的诗情画意。
还记得在学习《香菱学诗》这以篇课文时提到过王维的《使至塞上》,香菱有这样一段话“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其实这“倒像是见了这景”和“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品味的就是这两句所营造出的意境。
王维的诗曾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因为他的诗总能呈现出画面之美,《使至塞上》尤是如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就毫无疑问的塑造了一副颇具意境的壮美图景。《坤雅》中言:“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至于;落日的“圆”,则是在辽阔的塞外行驶途中,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角,落日垂在长河之上,那一瞬间日光与波光交相辉映,呈现出吞吐山河的壮丽之景,再配合远远的“孤烟”升起,该是怎样一副动人的情境啊,试想一下作为摄影者去采这样的镜头,是否能感受到雄浑壮阔的意境?“意境”自己虽实犹虚,即使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真正需要的确实读者的品味与感悟,也正是在品悟意境之中才更能理解诗词语言所包含的艺术智慧。
四、追本溯源,崇尚文慧
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命命鸟》中有这么一句:“我自万劫以来,迷失本来智性,因此堕入轮回,成女人身。”在这佛教用语之中,“智性”指人的真性,要知道诗词是一种将智慧与人文情感熔铸在一起的文学形式,所以读诗的最深层次就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去探寻文字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使诗词的学习同样成为传统人文精神传递的过程。
提起人文情怀,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论起写作手法,这首诗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进行浓烈的抒情,甚至也不同于一般乐府诗的“卒章显志”,整篇几乎都在用“赋”的手法,讲述了卖炭翁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甚至在高潮阶段抛弃了“咏叹”的环节反而戛然而止停留在了“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情境,这样的安排不但不显突兀,反而更具深刻的思想性,试想一下那牛头上飘扬的红绫,对卖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的愿望又有什么用,老翁辛苦伐薪烧炭的成果,就这样破灭,他的希望与现实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用作者的议论抒情,读到此处之人无不揪心难过,对王权的愤恨和对百姓的同情也油然而生。
这首诗说起来并不是我们教材中要求的,但是我在教学中会鼓励学生去品味这样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诗作,读诗,除了欣赏诗的艺术美,也会在无形中被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所感动,人要活得明白,又怎能不知人间疾苦?所以诗词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白其中人、情之意,在学习中懂得人生的智慧,更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实,所谓的“智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不要受程式的束缚,而要有意识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诗词是集语言、思维、智慧、情感于一身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更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内涵,唤起他们对诗词韵味的热爱,进而领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华.“智性语文”在诗词教学中的实现[J].语文天地,2017(01).
[2]卓燕兰.建构智性课堂,让诗词教学处处生“慧”[J].语文天地,2017(22).
[3]王华.客观·理性·科学——“智性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语文知识,2017(2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