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八年级学生与教师的作业矛盾化解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10

何淑兰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教师与八年级学生因作业产生矛盾的原因,指出了教师应正确对待这类事件,关注学困生,采用以学定教,设计“全生式”课堂活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获得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课堂进步和长远发展。

关键词:作业矛盾;以学定教;八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36-1

教师总会面对一部分学生课堂调皮、作业欠缺,甚至少部分学生经常推脱不写作业的情况。这就使得教师每天都必须在课外时间盯着欠缺或则故意不做作业的学生补齐上一次的作业,特别针对重点关注学生,不仅要请求班主任帮忙督促,还要和他们家长保持短信、电话沟通,叮嘱、强调作业事宜,否则在作业完成率和及格率很低的情况下,会出现班级学生成绩整体滑坡现象。

当教师加大监管力度,指出学生语文作业出现问题并需要重新完成时,往往会与学生发生矛盾,一部分学生会出现故意不完成作业,甚至扰乱班级教学秩序的表现。

一、八年级学生与教师的语文作业纷争原因探究

八年级学生语文作业完成率和合格率低,甚至与教师因为作业发生分歧和矛盾,除了客观上学生心理和认知能力因素外,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观原因:

1.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立足学生的现有水平布置作业,造成作业难度太大,导致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教師没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强烈的自尊心,常因一些小的事件而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对外界的敏感性增强,这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一个显著表现。如果学生成绩和作业不理想,但是课堂上遇到会的问题总是积极举手,说明他的自尊心比较强,想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教师在课堂给予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偏少,或者在课堂点评作业时公开批评他们,没有顾及学生自尊心和自我认知,他们会认为教师是在伤害他们,进而会采取激烈方式回应教师,比如赌气撕毁作业,甚至在课堂上与教师争吵。

3.教师没有认识到班级学习水平的短板是学困生。在课堂上,虽然有很多学生能回答问题,但总是集中在那几个人。很多教师会注意到这一点,但在教学活动中却会忽略对这些学困生的关注,造成他们被边缘化,课后再要他们完成作业是很困难的。

二、八年级学生与教师语文作业纷争化解的对策

化解八年级学生与教师的作业纷争,主要有以下对策:

1.紧抓关键期,以学定教,设计“全生式”课堂活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决定学生的成长空间。语文的教育教学和课堂活动设计也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昆多拉·洛伦兹博士提出的关键期理论认为:“人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八年级学生学习正处于波动期和分化期,也是学生奠定初中学习基本功的关键期。教师设计学生的语文课堂活动,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而且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关键期,促进学生融入课堂。

由于种种原因,每个进校学习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积累程度都存在差异,课堂上和教学评价中我们在用同一把尺子高要求、严标准衡量每个同学发展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因无法消化课堂知识,从而过早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弃学的那些学困生。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以学定教,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全生式”的活动,吸引学困生的兴趣,争取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所提高;同时在评价他们的时候也不应再使用统一标准,而是根据他们进步的大小进行表扬。只有学生心情愉快,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关键期就能得到有效利用,班级学习氛围也会日渐浓厚,整体成绩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2.借助心理发育特点,促进学业进步和人格发展。

教师面对学生写作业的抵制情绪时,应该认识到学生正处于情绪容易大起大落的阶段,心理发育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如果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作业纷争推向白热化,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认识到这是现有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的特有表现,而在有进步时不余遗力地大力夸奖,不断强化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将会极大地促使他们的学习进步和人格发展。

3.加强沟通,胸怀包容化解师生隔阂。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攻人之过勿太严,当思其堪受。”意思就是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即注意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充分尊重,在看到作业书写不合格时,委婉地要求他再写,或者心怀包容非常诚恳地要求他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时刻告诫自己在学生青春期时刻呵护每一位学生自尊心的底线,那么学生也将领会教师的用心,在课堂上做出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活动。

总之,教师应心怀包容,把学生当作一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在遇到沟通困难时,放低姿态,仔细聆听学生的心声,从而与学生建立和谐紧密的师生关系,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试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现代教学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程冰,张汶,俞程成.关键期理论视阈下的现代教育理念更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4).

[3]孙鸿斌.师范生应掌握的若干心理效应[J].师范教育,2003(01).

[4]廖丽冰.谈《论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探索与实践[J].教育,2017,11(7).

[5]林家骊.洪应明与《菜根谭》[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