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傅强 孙桂启
摘 要:化学学科在初中阶段,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升入高中之后,高一学生普遍存在化学学习困难现象,兴趣指数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地进行初高中衔接。针对高中化学学困现象产生的主因,在高中起点班级进行心理补偿、学法指导、课堂补偿等衔接补偿教学,探究最优化的解决策略,经过教学实践,比对数据后发现进行衔接补偿教学的班级和学生个体都有很大进步,因此在高中学段起点年级,进行教学补偿、实现初高中学段衔接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高中过渡;学困成因;补偿衔接
中圖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47-01
0
问卷调查表明,化学学科在初中深受学生喜爱,但在多年的一线高中教学中,部分学生从高一开始,在化学课堂中就存在着厌学情绪和学习困难现象。经过调研,分析数据后发现,产生高中化学学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知识体系的缺失和初高中教材编排的脱节,导致初高中知识衔接出现断链。部分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升入高中后感到化学学习衔接不上,以致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是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而相关的试验方法里,过滤、蒸发都是初中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涉及到的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等概念都是初中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学习障碍。另外,对于离子反应的学习,教材中对电离概念并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而初中教材中,更是淡化和删减了此部分内容,这种教材内容的脱节,严重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低下,甚至部分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放弃化学学习。这种因为一个知识点的断链而导致整个学科阵地丧失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那些初中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到位的学生来说,更是屡见不鲜。
其次,教师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化学是一门依托实验来认识物质世界的自然学科,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提炼总结学习方法和提升能力,是化学学科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淡化实验教学,缺失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探究环节,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和技能等方面都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教师未能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简洁、趣味、直观、逻辑性强等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没有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丧失了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第三,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情感投入缺失。化学学科开设的时间为初中三年级,正值学生心理叛逆期,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模式化地进行教学,未能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也没有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化学学困生关注不足,导致师生关系疏离,甚至是紧张对立,因此让部分学生将对学科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科,对化学学科产生厌恶情绪,从化学课堂流失。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利对接,我们在高中起点年级的化学教学中采用以下方式:
1.开展补偿教学。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原来具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原有的化学认知状况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将初、高中的知识点进行分割、挂联、对接,以补偿环节的形式加入到新授课中,形成衔接补偿导学案。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的学习时,先从原子结构开始,补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再由得失电子自然引出化合价知识,然后再进入氧化还原的高中内容的学习。
2.建立、重构学生化学学科思维。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不好,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学科思维体系未能建立。通过设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或重构化学学科思维。例如在对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针对以往学生反映方程式多,难写难记的情况,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巧用分类,综合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铝和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总结金属氧化物的共性为碱性氧化物,再发散到其他的金属氧化物中,共性加个性的学习,渗透到对其他物质的分析中,既让学生感觉找到了学习化学的万能钥匙,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学科思维。
3.注重情感投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通过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的窘迫现状和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实用性,明确知识是解决困境、改变现状的最好办法,继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开展补偿衔接活动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理解力、记忆力以及对学科的认可程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因脱节而产生的学困现象基本消失,学生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和教师授课的实效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见,进行初高中知识补偿衔接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学困生初高中化学教学补偿与衔接策略研究”(2016ZJG01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卢巍等著.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宋心琦,王晶等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奥苏伯尔.美《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