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

时间:2024-05-10

许若良

摘 要:当今教育,饱受诟病,主因之一是缺少“温度”。若想拥有“温度”,亟需教育人坚守教育信仰,把“人”置于教育的中心;摆脱功利牵扯,还教育以生命的净土;不断进德修身,真正做好学生引路人;办适合的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一生的依恋。

关键词:教育;生命;温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3-02

0

2016年,有媒体报道,某大学生因母亲病重请假探亲,不料老师不但不准假,而且还“开导”学生:“妈妈任何情况下都得支持你学习”,“你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业吗?”闻之令人愕然。

“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学业,何其冷漠!鼓励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何其无情!日常生活中,类似如此“冰冷”的教育现象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比如,加班加点拼命往学生脑袋里灌输考试知识;不遗余力向家长推荐狼爸虎妈的育儿之道;像知识商贩明码标价地向学生极力推荐必须要报名的课外兴趣班、特长班;绞尽脑汁变着法儿向家长索要礼品和礼金;体罚、羞辱、奸淫学生;上课只顾照本宣科、不与学生做情感交流;见到好学生就笑,见到“差学生”就恼;以安全的名义缩减必要的课外实践体验活动等等。

难怪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母校并无多少感情;难怪教育被排在我国十大最缺德的行业之首。实在是,我们的教育太过让人寒心,是还教育以生命温度的时候了!

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以下几个环节亟待重视。

第一,坚守教育信仰——把“人”置于教育的中心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一书中也说到:“教育者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那么,教育者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教育信仰呢?简言之,教育就是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未来价值的过程。所以,教育的本质以及根本目的是教会孩子做人,做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现代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坚守“教育成全人”的价值追求,也正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最好回答。

教育,人生之大事,国家之大事,人类之大事;关系着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类的进步。2014年,***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因此,在把“人”置于教育的中心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犹豫,别无选择。

第二,摆脱功利牵扯——还教育以生命的净土

不止一位有识之士说过,教育功利化是过去三十年以来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功利化主要表现在,把教育当作是一个产业来经营,形成十分庞大的产业链。教育的性质、目的、功能、产品等都发生了异化,被纳入产业链之中,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追求。原来的清水衙门、学术研究的圣地、思想创新的搖篮变成了追求利益的基地,责任和良知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不务正业从事有偿家教,学校乱收费、乱办班、唯分数论英雄、大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等。特别在基础教育,减负是喊在嘴上,素质教育是写在纸上,分数决定老师荣衰,升学率决定学校成败。

第三,不断进德修身——真正做好学生引路人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要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前提必须对教育事业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体认感。纵览古今中外,真正的师者无不为了学生成长成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至圣先师孔子,子弟三千,博学好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关键是要按照“四有”的标准,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这个价值取向纷繁错杂的时代,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引导学生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只有那些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的好老师,才能把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传授知识容易,当好学生成长的全方位“引路人”不易。只有不断锤炼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职业品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尊重、理解、宽容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舍此,就谈不上教育。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老师面对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应该精心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态度冷淡,加以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于是,就想到了开头。面对同样的情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育学生:一个叫季娜的女孩,为了让病重的祖母高兴,违反校规采下了珍贵的“快乐之花”。苏霍姆林斯基不但没批评她,还动情地说:“季娜,你再采3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瞧,多么善于发现和呵护孩子的亮点和长处。这样的教师才堪为引路,这样的教育才满含“温度”。和先前提及的那位老师相比,苏霍姆林斯基无疑高出万倍。那位老师的“初心”或许不坏,是为了让学生不误学业,但他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犯了错误。试想,一个将亲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能成长为真正的有用之材吗?将来会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些对身受其养育之恩的母亲冷漠无情的人,是不会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的。”当学生展现出善良、美好的品质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呵护、培育,反而要扼杀、误导呢?

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还需切记传知授业为次,立德树人当先。这里必须给大家澄清一个事实:知识很重要,但在知识之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的生命里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明确地说,为师者应当允许、容忍学生在认知上的欠缺、迟钝和后进,不可以此作为评判好差优劣的唯一标准。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但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所以,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涉及是非判断、善恶美丑判断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不可轻忽。鉴此,教育者务必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关怀的首位。当然,我们的教育还应该千方百计增进学生的智慧,但第一应该发展的是生命的茁壮。教育家洛克说,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别的奢望了。教育应该让孩子拥有正义、仁慈的精神底色,敬畏崇高、体悟崇高,以高贵的精神赢得社会地位。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盈,应当是不二的教育目标。

第四,办适合的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一生的依恋

怎样的教育才算是适合的教育?首先,这样的教育在宜人的环境中进行,非常适合学生的身体生长和道德成长。精美的的建筑、绿色的植被、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一尘不染的校园,符合科学、卫生和安全要求的各类教育、教学、生活、运动设施,高频率、多形式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而优良的校风、班风,民主、平等、包容、和谐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舒适愉悦的学习空间,洁净美丽的活动场所,富有寓意的雕像,醒目有力的铭语……都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它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无不使学生得到享受、熏陶、感染,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学生道德评判能力的提高、高雅审美情趣的激发、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思想精神境界的提升,砥砺他们努力进取,健全发展。

其次,这样的教育在宽容、鼓励、因材施教中进行,非常适合学生多元发展和获得成功感。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蒂的一段名言: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内疾;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关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信任;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这段名言无非告诉我们两个信息:孩子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有利于其成才的外部环境;孩子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姿态。适合的教育承认学生的特定差异和能力多元,认清每个学生的“天生丽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经常给予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而不是相反。这样的教育认为教育是可以塑造人的,而塑造是在尊重人的个性的基础上适度进行的。这样的教育应当是尊重学生选择的教育,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尽可能多的平台,为全体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统一服务”。这样的教育“浅尝辄止”而非越挖越深,以绝大多数人的成功而非失败为旨归,以达标而非淘汰为目的。这样的教育尊重学生的成长自由,不受政治、社会、伦理的干涉。

再次,这样的教育追求真实、宽松、柔和的境界,因而叫人永志难忘、一生依恋。在这里,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教师想让学生用他希望的样子喜欢自己,除了用真诚的帮助没有更好的办法。师生都时刻想着尽量成为彼此希望、彼此喜欢的人。校长也不是教主,不会板着面孔教训人,而是平等地与人分享自己對人生对世象的理解;能通过个性、情感、生活、思想的真实展示,让人看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在这里,教师生活在学生中,校长也不例外。他是园丁,是听课者,是食堂中的共餐者,是走廊、校道、操场上对你亲切一笑的人。这是一个师生之间心心相印、不离不弃的地方,老师和学校温暖了学生,学生也温暖了老师和学校。这是一个毕业典礼上所有人哭成泪人的地方;是一个学生感受“三年尝遍人间暖”的地方;是一个当学生走出学校,把他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却忘不掉教他的每一个老师的地方。

在这里,学生可以只读书,也可以不怎么读书;学生是“人”而非考试机器;师生不太受升学率的困扰。这里没有太多的考试,没有赤裸裸的排名。这样的教育摈弃“为考试的课堂”,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讲效率的教育。教师也许只是充满感情地带着学生玩儿而什么知识也没教,学生也只是愉快地玩儿而什么也没学。这样的教育只关注人的幸福快乐而拒绝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连考试都是令人愉快的。这样的教育能给人良好的习惯、高超的交流能力、过硬的立身处世本领;能关注到学生走出校园后的生活,关照到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关照到学生行走社会的能力;可以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关注孩子一辈子。学生对学校产生了依恋,是因为感受到了温暖。一所有温度的学校会让学生永志难忘、一生依恋。

教育要有态度,更要有“温度”。起始于人生之初的教育,应该也必须用最温暖的阳光照亮。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温暖的种子,可能比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更为重要。拥有生命温度的教育应该温暖、淡定、柔和、共享、坚守信仰、去除功利、充满幸福和尊严而非激烈的竞争。这也许是教育本来的样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