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策略

时间:2024-05-10

余成凤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和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阅读数学文本开始,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72-1

现在初中生学习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结果是读不透,似懂非懂。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注意解析式y=kx+b这一形式,而忽略了另一关键词:“k、b都是常数,且k≠0”。实际上y=(m-1)x+3中,m=1时,它就不是一个一次函数。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数学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如果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景,播放“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上空以及绕地球旋转的整个过程,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然后提问飞船是绕地球做什么轨迹运动,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椭圆,接着马上提问椭圆的轨迹方程怎么求呢?于是要求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教材。

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又如,对“对数”概念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10?=100, 10?=10000,学生会很快地答出,然后再提问:10?=20, 10?=30,这时学生一片沉默,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教材。另外也可以在教室里陈列或张贴一些有趣的数学材料也不失为一个加强引导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二、提出要求,指导阅读方法

数学教师本身应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策略,努力借助于数学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对数学新教材每个单元后的几篇数学阅读材料,当培养学生如何阅读数学材料时,教师最好先选择一篇书上的阅读材料,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将数学阅读教学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改过去只“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

三、启发思考,提高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害问题,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实际背景是什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对易混淆概念如何辨析,能否举出正反例?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阅读完一章一节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对所學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要理清脉络,疏通思维,消除障碍,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日后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四、对症下药,培养阅读能力

中学数学阅读包括概念、定义的阅读,公式、性质、定理的阅读,纯数学题目的阅读,应用题题目的阅读等等,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可以看出,出错的原因很多都是没有通过阅读关。比如括弧中给出的条件没有看到,让选择错误选项选成正确的,没看到某个关键的字、词,给出四个命题让判断正确个数后面给出四个选项,而学生看到第一个命题正确就选择了A,给出图表中的关键点没有注意到等等。其实就是有些学生阅读起来一目十行,浮光掠影,丢三落四,读不准要点,抓不住关键字词,读不出其中的隐含条件,有的根本没有读完,只看了开头,凭大脑中对熟题的认知,没注意到所涉及题目与印象中题目的区别就盲目动笔。这些都是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找准学生阅读中的这些薄弱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数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认真对待阅读,克服以上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学生自主的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五、动手操作,体验直观感受

一是动笔圈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如:在进行“文字题”、“应用题”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圈——圈题中出现了哪些信息。二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悟新知,深入理解,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学生通过对提供的素材折一折,画一画,描述,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三为动笔演练。读中演,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

总之,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当然,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地、稳定地得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