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英语“学习力” 架构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

时间:2024-05-10

孙丽霞

摘 要:知识的信息化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畅通和便捷,如何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架起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学会英语”变为“会学英语”,培植学生的“英语学习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学会;会学;培植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82-1

现如今,知识的信息化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畅通和便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冲击,是对学生被动接受的一种颠覆和解放。在此形势下,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架起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学会英语”变为“会学英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下面我就结合我校的英语“学习力课堂”研究,来说说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具体做法。

一、以情激趣,培植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指自觉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为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曾对我校学生就“你是否因为喜欢英语教师而喜欢学习英语?”这一问题作过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给予肯定回答的约占四分之三。大多数年幼的学生以“老师是否喜欢我”作为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力的依据,并因此而影响其学习态度、行为动机。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的积极性。

2.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学生的各项差异,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敢于说出“我认为……”。使学生能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进而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3.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

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上《Protect the earth》时,笔者用一个孩子对母亲予取予求,最后导致一无所有的绘本故事,来导入文本教學,孩子们立刻就被吸引了,并且很快联想到了目前我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对环境的破坏,让他们有了学习和表达的欲望。在学习文本之后让孩子们代表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一份声明,制作一份海报,呼吁大家共同来保护地球环境。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深度参与其中,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布置多元的作业。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一味的布置机械化的作业很容易费时而低效,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面就很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首先,从内容上看,作业的内容要丰富,要注重课内外的结合,最好要融汇于生活。其次,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多元的作业,与听、说、读、写、演等训练巡视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注重方法引导,培植学习能力

1.预习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预习要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自学”这个中心。

3.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有:(1)协商法,在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再从中选优;(2)打靶子,在小组中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3)互相提问,可用于课本或教师提供材料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在教学中发现,这些合作方式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讨论的兴趣。

4.归纳、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有价值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归纳学习的方法。在英语课堂中实践可以放在预习活动中,小组活动中,也可以放在拓展语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来做老师,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和体会,与同学们分享,并运用于再学习。

5.语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英语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运用语言,进行质疑、解惑和在现实场景中进行语用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利用文本故事中的留白让学生丰富、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创新能力。

从事英语“学习力课堂”研究,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甚至于做到“乐学”,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人师者,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促使着我们不断的研究与前行,努力帮助学生架起那份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也期待着学生能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华丽转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