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科技企业研发要走国际化道路

时间:2024-04-24

目前,江苏科技企业在其研发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发展态势向好、结构失衡依然明显、对外技术依存度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研发支撑体系不足、政策导向稍显模糊。对此,为促进江苏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建议加强环境建设与人才引进、深化结构改革与资源布局、完善评价体系与政策创新。

一、江苏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状与问题

总体发展态势向好。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江苏企业涉外技术交易企稳回升,知识产权先导效应凸显。以2014年数据为例,当年共登记涉外技术合同614项,成交金额112.26亿元。而从技术引进方式来看,包含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技术服务与咨询、含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转让的设备买卖等多种方式,多种国际化研发合作模式发展蓬勃。

结构失衡依然明显。一是从行业产值分布来看,2014年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以生物医药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为辅,行业结构有待优化。二是从地域分布来看,2014年江苏科技型企业产值位居前三的分别为苏州、无锡和南京,位居后三的分别为连云港、淮安、宿迁,苏南、苏中、苏北呈梯次递减分布状态,其中苏州是宿迁的20.5倍,区域结构失衡程度较高。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一是外资企业成为企业研发国际化的主导力量,使江苏科技型企业核心技术和重大设备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如以《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产出能力来看,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2.61万件,其中江苏申请1610件,仅占全国受理总量的6.15%,約为广东的1/8。而江苏企业国际PCT专利申请明显分散,缺少像华为、中兴、腾讯科技、华星光电等PCT专利申请大户,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话语权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明显。二是创新成果的市场认可度相对不足。据统计,2013年江苏平均每件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为16.69万元,每件专利收入仅相当于全国的44%和广东的14%,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二、江苏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不足的原因

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一是据统计,2013年江苏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91%,远低于国际上3%的门槛值。2014年江苏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江苏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的规模较小,缺乏创新平台,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且企业家整体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全球视野和国际思维,面对创新可能带来的巨大成本风险,企业在选择跟踪模仿与创新之间往往止于仿制。三是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江苏科技型企业规模偏小、利润薄,自有资金研发投入强度低,研发国际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积累能力较弱,难以支持企业研发国际化创新活动。

研发支撑体系不足。目前江苏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主要以项目或者机构为载体的技术转移活动,缺乏研发国际化配套支撑体系。一是从合作价值取向来看,研发国际化存在科技资源配置行政化倾向,研发活动以试验发展和应用为主,原创性研究缺乏。二是从收益分配来看,研发国际化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不明晰,研发国际化动力不足。三是从研发国际化服务来看,国际性行业协会的建立相对滞后,技术国际化服务机构力量分散,全球链接能力难以满足新常态下企业发展需求。

政策导向稍显模糊。一是支持研发国际化的导向模糊,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如省内有些地区在产业结构和布局方面研发国际化导向淡薄,缺乏政策鼓励引导,导致许多高技术项目无法生根发芽,更缺乏国际竞争力。二是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不少重点技术领域仍然依赖于国外进口,研发国际化瓶颈依然严峻。三是科技型企业研发国际化政策协调不足,国际性公共行业服务平台急需建立。

三、促进江苏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建议

加强环境建设与人才引进。一是可在省内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包括建立研发国际化创新失败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让“研发工匠”安心于研发国际化活动,保护研发人员的利益不受侵害。二是建议加速形成国际化研发团队,可采用包括推进与欧美、港澳台等地院校研发人才培养合作;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类孵化器等载体,引进研发人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交流合作等平台等方式,吸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领军人才,及适应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紧缺人才

深化结构改革与优化资源布局。建议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为指导,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资源配置方向和结构。一要培育企业家国际创新环境和动力。应使政府、社会中介机构及企业立足新形势多方联动,优化社会诚信环境,鼓励企业家形塑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全球视野。二要优化研发资源配置结构,包括改变原有“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研发资源投入模式、提升技术消化吸收和国际化研发资源的配置比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要构建研发国际化网络,如支持省内优势科技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可通过并购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国际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获取境外知识产权,推进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境外推广应用,加快融入国际创新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与协调政策创新。一要建议试点建立国际化技术评估师制度,构造技术资产评估的组织系统网络和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其中职能部门应注重引导科技企业向专业、精密、高技术方向发展;行业协会等则在制定各类企业排行榜时,应依据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创新水准和程度等进行评判,排名靠前以及获奖者应是国际化技术创新最活跃者。二要可试点国际化创新产品优先采购政策。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也应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促进国际化创新产品的研发及规模化、国际化应用。同时需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国际化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要协调优化研发国际化创新政策,包括强化科技界和智库对研发国际化的支撑作用;建立研发国际化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对研发国际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

〔本文系南京财经大学杨林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型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与政策机制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