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家发展需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时间:2024-04-24

韦进深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与中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地缘优势、战略和政策的沟通与协调以及现有的合作基础等方面。就地缘优势而言,中国与中亚各国毗邻,中亚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中国与中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能否成功拓展地缘经济空间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决定了中亚地区是中国合作型地缘经济战略的试验场,对于拓展中国地缘经济空间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一、中亚国家的发展需求层次

国家需求层次对于理解中亚国家对于共建丝绸之路的战略预期、共建措施和可能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亚国家的安全需求

2013年以来,中亚地区没有发生危及中亚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安全事件。但是,这一地区一些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局部的冲突还在加剧,尤其是受中东地区“伊斯兰国”组织和阿富汗局势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对中亚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亚国家的安全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第一,中亚的宗教极端主义者和恐怖分子在“伊斯兰国”组织、基地组织等中东恐怖组织“圣战”的号召下,到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进行所谓的“圣战”,接受中东恐怖组织的培训。接受了恐怖培训的中亚恐怖分子,一部分留在中东地区参加“圣战”,一部分“回流”中亚,对中亚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中亚成为中东“恐怖主义”的“输出地”。第二,以“萨拉菲”极端思想为代表的中东宗教极端思想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日趋活跃,并通过家庭教经、地下教经、秘密教经等非法教经途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或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2014年7月,美国和北约部队开始撤离阿富汗,阿富汗的安全形势发生变化。阿富汗为中亚邻国,阿富汗局势的变化导致中亚地区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一方面,与阿富汗接壤的中亚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边防压力增大,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在边境地区的活动对上述三国的边防构成威胁,在土阿边界、塔阿边界都曾爆发边防军与阿富汗塔利班分子的交火事件。另一方面,中亚成为阿富汗毒品的重要过境地区和消费地区,中亚地区成为阿富汗毒品问题的重要影响地区,随着阿富汗北部的贩毒组织日益军事集团化,中亚国家亟须提升装备水平,加强国际反毒合作。

此外,阿富汗北部地区的“无政府化”使边界地区活跃着多支民族武装,如塔吉克族武装、乌兹别克族武装和土库曼族武装等,这些民族武装与阿富汗政府的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阿富汗与中亚地区的安全关联。

近几年,中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件,这是中亚地区安全稳定的关键。吉尔吉斯斯坦在局部地区发生了小规模的政治骚乱,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爆发了边境冲突以及飞地冲突,但并没有对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总体来讲,2013年以来,中亚国家针对“伊斯兰国”组织、阿富汗局势等严重威胁本地区安全的因素,出台了有效的应对方案。这是中亚地区安全形势能够保持大体稳定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安全仍是中亚国家的主要需求。

2.中亚国家的发展需求

近年來,中亚国家纷纷制定了面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并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旨在促进国内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亚国家主动将国家的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相对接,以期更快地实现本国经济发展。

201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基本目标是进入世界发达国家30强的行列。2050战略就以下七个领域提出了政策导向和具体目标:经济政策、商业经营、社会政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政治制度、外交政策和新型哈萨克斯坦爱国主义。2014年,为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放缓、能源价格下跌和经济下滑的冲击,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宣布了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为了扫除“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的制度障碍,2015年纳扎尔巴耶夫提出了制度改革的100步计划。

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与联合国发展规划署、世界银行等合作制定了《乌兹别克斯坦2030年前结构改革国家战略》,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发表《预见2030》,主要内容包括解决乌兹别克斯坦交通运输问题,使之成为跨大陆和区域性物流路线图的重要节点;转向增长的效率模式,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工业化;实现社会契约转型,改革民生;为竞争环境创造制度条件,激励经济增长。

2016年底,塔吉克斯坦出台《至2030年塔吉克斯坦国家发展战略》,提出2030年前将全国GDP提高2.5倍,达到约2070亿索莫尼(约合264亿美元)。该战略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为确保国家经济多样化,包括扩大电力和工业产品生产,并指出,实现国家能源独立是保障国民经济各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发展的核心。吉尔吉斯斯坦目前的发展战略是《2013—2017年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在五年之内建立一个政治体系可持续、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民主国家。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正加快制定《吉尔吉斯斯坦2030年前发展战略》。

3.中亚国家的和谐需求

社会和谐是中亚国家的重要国家需求,也是中亚国家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亚国家在社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语言问题、民生问题以及社会骚乱等。在此情况下,中亚国家纷纷出台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哈萨克斯坦社会发展战略成熟的标志是1997年纳扎尔巴耶夫首次发表的《至2030年的哈萨克斯坦》国情咨文,咨文提出哈萨克斯坦国家发展的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繁荣的和政治上稳定的哈萨克斯坦,应是民族团结、社会公正和全体居民生活富裕。”这表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一样,是哈萨克斯坦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斯坦的社会发展战略在此后总统的年度国情咨文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战略体系。在此后的年度国情咨文中,居民住房建设、公共卫生、国民教育、社会保障等内容是每年国情咨文都要提到的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乌兹别克斯坦国内一度社会问题严重,曾爆发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和动乱。在前总统卡里莫夫领导下,乌兹别克斯坦政治精英认识到必须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将权威政治主义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25年的时间内,保持了本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在经济改革的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注重对社会的保护。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行交通设施、农业机械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吸收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出台强有力的预防性的社会保护政策。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的渐进式改革,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改革步伐不大,但目标明确,稳步前行。

近几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社会基本保持稳定。2015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从3月起全面提高部分职能部门的工资水平,全国享受退休金补贴的人口有所增长,退休金的金额大幅提高。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制定的《2013—2017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中,保障居民重组的水电供应是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土库曼斯坦在2014年颁布了《社会团体法》,旨在实现公民结社的权力,并确定社会团体活动的组织和法律依据。为改善民生,土库曼斯坦政府自2014年起大幅提高居民的工资、养老金、津贴和学生奖学金。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践

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践中,中国与中亚国家取得了很多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成就。

1.中亚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

2015年,纳扎尔巴耶夫访问中国,表示“哈方积极推动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哈‘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1],并将其写入两国共同发表的联合宣言。双方对《中哈2020年前经贸合作中长期规划》积极落实,力求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扩大相互投资,加强金融合作。2014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前总统卡里莫夫访华期间,明确表示:“乌方愿积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经贸往来和互联互通,把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同中国的繁荣更紧密联系在一起。”[2]

2.产能合作

产能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领域。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一系列项目合作文件。2015年3月,中哈签署《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备忘录》等30多份合作文件,项目总金额高达236亿美元。2015年中乌双方签署《关于在落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框架下扩大互利经贸合作的议定书》,批准《中乌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规划(2014—2018年)》,双方将扩大能源领域互利合作,深化在乌境内矿产勘探开发领域合作,加强铁路、公路、航空领域合作。2015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萨利耶夫表示:“愿与中方对接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大项目合作,尽快落实中吉乌铁路项目,扩大双边贸易。”双方在发表的联合公报中表示将创新合作模式,开展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利用双方互补优势,将中方产能与吉方发展要求相结合,为两国工业体系更新和升级提供助力。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产能合作主要在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加工、综合利用方面。

3.人文交流合作

目前,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合作主要在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多边领域和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领域展开交流合作,政府主导的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推进,民间交流合作发展迅速,民间团体互访增加。在多边领域,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主要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进行,合作项目以各类文艺演出、图书馆和博物馆文物展览以及相关的文化日、文化节、国家年、语言年、友好年等交流活动最为活跃。此外,成员国的学术科研机构还在文化学研究领域开展了有关文化、历史、地理及社会发展的档案、科研成果及其他资料的学术交流活动。

在双边领域,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人文合作以孔子学院为典范。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中亚地区共开设11家孔子学院,其中哈萨克斯坦4所、吉尔吉斯斯坦3所、乌兹别克斯坦2所、塔吉克斯坦2所。孔子学院的开设,不仅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更充实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合作的内容。

4.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

2014年5月29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在哈首都阿斯塔纳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同年,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加入。

中亞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的正式成员国,塔吉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的潜在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则希望发展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建设。中亚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持欢迎态度,认为对接将促进欧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最终推动欧亚大陆形成共同经济空间。

三、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

目前,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力推进,无论在双边领域还是多边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地区的落地生根。

首先,从中亚国家安全需求出发,考虑中亚地区安全风险加剧的现实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应认同俄罗斯对中亚地区安全领域的主导作用,中俄合作帮助中亚国家维护地区安全。

从安全需求看,中亚国家的安全形势依然很复杂,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依然存在,在阿富汗局势前景不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民生问题亟须解决的情况下,不确定将加剧中亚国家的安全风险,中亚国家的安全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然处于上升过程中。

近年来,中亚地区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阿富汗问题的长期性和中亚地区恐怖活动的增加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以俄罗斯为主导的集体安全组织仍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安全合作机制。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安全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中国应大力支持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安全领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作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中俄与中亚国家加强信息交流和安全合作,共同应对以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为代表的“三股势力”对地区安全的挑战。另一方面,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阿富汗问题长期化的背景下,中国应支持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中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防止阿富汗问题向中亚地区蔓延。

其次,从中亚国家的发展需求看,应高度重视中亚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从中亚国家现实需求出发,既要出台一般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又要针对中亚不同国家的现实需求,探索具体的合作形式。

从发展需求看,哈萨克斯坦提出了2030—2050战略,提出了2050年跻身世界发达国家30强的目标。乌兹别克斯坦通过渐进式改革,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乌兹别克斯坦模式”,国民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和发展。吉尔吉斯斯坦目前正在进行“2013—2017年国家发展稳定战略”,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塔吉克斯坦努力实施降低贫困化战略计划,希望得到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援助。土库曼斯坦则采取了对外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中亚国家的发展需求各不相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如何对接中亚国家的不同发展需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国家的战略有许多契合点,做好国家层面政策的交流沟通,对接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满足中亚国家战略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助力,也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只有找到一个适应中亚国家国情的共建模式,才能度过中亚国家的“权力更迭期”,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最后,从社会和谐需求看,在社会层面做好公共外交与人文外交,夯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基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亚国家在社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近年来,中国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双边或多边人文合作交流促进了中亚国家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提升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夯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基础要求加大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的力度,首先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宣传中国合作型地缘经济的理念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实现路径以及实施的效果。其次是拓宽人文交流合作的渠道,推动人文合作模式的多样化,鼓励媒体、社会文化团体以及青少年间的交往,鼓励中国企业在展开经济行为的同时,关注当地的公益事业和社会民生的发展,塑造中国企业良好的形象。最后鼓励中国的高校、智库与中亚国家的相关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开展项目合作,尤其要注重青年学者的对话沟通、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N].人民日报,2015-09-01.

[2]***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N].人民日报,2014-05-21.

〔基金项目:上海市Ⅰ类高峰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建设项目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研究”(15JJD790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法学(国际关系)博士,上海外國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在站)〕

责任编辑:彭安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