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的生活化探究

时间:2024-05-10

沈彩萍

摘要:校本课程如何展现它的生命力和价值?通过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精彩纷呈;要指向学生的生活才能凸现价值。

关键词:校本课程;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8-1一、校本选材立足学生生活

我校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为办学特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们根植于民族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过节”是每位学生都亲身经历的事,是孩子们最开心、最乐于参与的事,它符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一理念。校本课程的创编立足学生的实践生活,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利用学生的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逐渐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将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文化”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校编写《我们的节日》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每册都根据时节安排主题活动,上册安排“元宵”、“清明”、“端午”三个节日的研究活动;下册安排“中秋”、“重阳”、“春节”三个节日的研究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每个节日围绕“起源”、“习俗”、“饮食”、“诗歌”四个方面开展活动设计。具体设置了“网罗信息”、“绘声绘色”、“各地采风”“心灵手巧”、“成果秀秀”、“真情实感”、“成长足迹”等系列活动。针对每个节日的不同特点,我们还设置了相关特色活动,如《欢欢喜喜闹元宵》一课中设置了“张灯结彩”活动;《细雨纷纷又清明》一课中设置了“趣味计算”活动;《粽叶飘香到端午》一课中设置了“别样龙舟赛”活动。活动立足学生生活,受学生所喜爱。

二、生活化方式实施校本课程

我校将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文化”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技艺。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要能够学,学从生活中去学,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学。”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这个理念,我校在进行校本活动的时候,尽量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

如在开展《粽叶飘香到端午》这个校本活动时,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融入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一、二年级缝制香包,由于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学校统一购置了半成品香包,由老师介绍端午节香包的由来和主要功效,再跟着老师将干花等材料装在香包里。亲历制作端午香包的过程,感知节日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理解,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准备。

三、四年级编手链。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为了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个习俗,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彩色丝线,由教师拍摄要教学视频,教学生一步一步制作,学生在具体的制作中了解端午系长命缕的习俗,同时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六年级包粽子。我国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如果让学生单纯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未免有“纸上谈兵”的感觉,所以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每班请几位会包粽子的家长来指导孩子包粽子,卷粽叶、放材料、扎线……学生学的有模有样。包好的粽子有食堂师傅帮忙煮熟,学生自己品尝自己包的粽子过端午,这样的经历相信永远不会忘记。

另外,为了让学生体验赛龙舟的乐趣,我们还制作了旱龙舟,呼啦圈轧制做成龙的身体,而龙的身体由学生绘画端午的图画组成,利用体育课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旱龙舟的“划”法。安排时间进行全校的赛龙舟比赛。

做做“香包“、“手链”;包包粽子;赛赛龙舟,这样的校本课程跳出了一般的课程模式,以一种生活体验的方式将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传递给学生,不但学生的兴趣浓厚,而且记忆深刻。

我们将生活场景自然的融合校本课程中。学生在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三、立足生活推进校本发展

校本开发理念指出:“校本课程开发能依照社会变迁与学生需求随时作出调整与改变,课程更富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它不提倡编写固定的、正规的教材,而是强调活动、过程,以保持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生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推进。

在《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节日诗词搜集的热爱,我校进一步开发了《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校本课程。该校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向学生展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如:重阳节的诗词中我们选择了王维的《几月节日忆山东兄弟》、王勃的《蜀中九日》、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等。学生过传统节日的时候背诵诗词更能理解诗中的含义,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

《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以“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为主题,以中国节日有关的传说、诗词歌赋、传统习俗、童谣、歇后语、民间故事等为朗读活动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更为广阔的学习途径,强调学生在亲历实践中,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