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材文本细细读有效提问招招鲜

时间:2024-05-10

朱晨

摘要:对文本的解读会决定提问的好坏以及提问的深度,那提问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提问、艺术地提问,会使课堂生动、活跃起来,从而发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学有所得,这就是“学生有的‘树”——建树。如何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学有所得呢?我认为应做到两点:文本细读和提问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有所课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63-1

一、教材文本细细读

1.触摸细读意义。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应该说都是精品。面对精品,身为教师“一字未宜忽”,学生才能“语语悟其神”,大家就不至于都成为语文精品的匆匆过客。文本细读,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一个体验过程。因此,它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双重收获,我们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文本细读虽然是一种技术,但是,它最终关乎的却是教师自身作为一种专业人格的修炼,它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我们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

王崧舟老师这样说过,“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

2.修炼细读素养。

要使文本解读不致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这就需要教师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有人这样说过,“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教师也得有消化教材的胃,这个“胃”就是文化。首先得读书。语文老师必须是个爱读书的人,不但要读专业书,还要读其他的书,尤其是文学书。书读多了,“知识背景”就会广阔。“知识背景”广阔了,理解力、想象力才会丰富。

3.字斟句酌品意蕴。

作为一线老师,我知道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做到细读,我们可以进行筛选。如执教六下的《三打白骨精》,初读时觉得这篇课文改编后写得并不怎么样,学生易读易懂,也没什么好讲的,但这是选自文学名著中,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形象,“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于是,我坐下来细读,读着读着,读出味道了!我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字斟句酌,才有以下对“诡计多端”的精彩演绎。

课文说白骨精“诡计多端”。请大家想想,这白骨精究竟施了哪些诡计?”生回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这是美人计。生又答:“白骨精又化作一位白发老婆婆从山上闪出来,拄着拐杖,一步一声地哭着寻女儿”这是苦肉计。生答:“孙悟空扮成老头……我这条老命也和你拼了”。他用自己拼命的方式来离间师徒的方式。这是离间计。师小结,这真是一计连着一计,可谓“诡计多端”。如此有效的提问原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剖析,这样才使得学生对“诡计多端”这个词语有了充分的理解,可谓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学有所得。

二、有效提问招招鲜

1.科学式提问。

科学性的前提是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科学的课堂提问,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同时要求教师提问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这样问之才能做到科学得当,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智能。

2.期待式提问。

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么?”),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相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学有所得了。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殷切期待。

3.坡度式提问。

问题的层次性是有效提问的前提,小学生的思维处于逐渐完善时期,语文阅读课作为一门启发思考和锻炼理解力的学科,需要教师设置的问题符合“阶梯形”走势。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层次的渐进上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教学《诺贝尔》一文中的“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惊声奇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这几句,教师在学生阅读后,笼统的提问,这句话表现了诺贝尔什么精神?可以说大部分学生能很容易说出答案,难道这样学生就学有所得了吗?显然,这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故我在上课时作了以下提问:(1)这段话中哪些字词可以体现出诺贝尔的专注?(2)他为什么要亲自实验?说明了什么?(3)这儿连用了三个“近了!”是什么近了?意味着什么近了?这又反映出诺贝尔什么精神呢?我通过这样一组有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引入精彩,引入成功,学生对本文重难点的学习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应思考如何引发学生对文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文本的思想内涵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只有这样的提问才是真正有效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