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朱建华
摘要: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但是现实很让人担忧,多数孩子一入学就表现出对朗读课文不感兴趣。该怎样来改变现状,让朗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多年的低年级朗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尤为重要。所以,从一入学起,我们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低年级朗读教学,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兴趣;范读激趣;形式多样;身临其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66-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自清先生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半在声音里头。”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但是现实很让人担忧,多数孩子一入学就表现出对朗读课文不感兴趣。该怎样来改变现状,让朗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多年的低年级朗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尤为重要。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从一入学起,我们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一年级朗读教学,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一、范读激趣,让学生爱听爱读
所谓范读,就是示范性的朗读。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还没有成熟,如果由着他们去读,对他们今后的朗读有很大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唱读、顿读等现象。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因此,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
1.渗透朗读技巧,教会学生朗读
低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朗读,不知道什么才叫朗读,所以,他们往往只会把生字连起来机械地读,或者干脆是一字一顿地读。这时候,作为老师,就要教给他们基本的朗读技巧,告诉他们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但是,究竟要停顿多久才合适呢?学生还是不太清楚,这时,我就告诉他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是心中默默数,数完“1、2”的时间,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是数完“1、2、3”的时间。刚开始,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慢慢地,学生就掌握了停顿的方法,能正确停顿了。但是,朗读仅仅学会停顿是不够的,所以,还要教给学生读好轻声、儿化和各种句子的语气的方法,这些方法光靠讲是不行的,教师要作必要的示范指导,这种示范指导无论是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一般来说,当学生练了几次都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最准确?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2.“小老师”范读,激发学生模仿
一些比较平淡的句子、古诗的朗读等,我一般都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范读。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初读古诗后,请了两位小朋友来读,读得还算流利,但没有古诗的味道。我就又请了一位平时朗读得较好的学生来读,这一学生的朗读赢得了全班小朋友的掌声,我便借机说:“××小朋友读诗时真像一位诗人,赢得了全体小朋友的热烈掌声,那你们也能这样来读读这首诗吗?自己先试试,也可以请同桌小朋友听听。”一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站起来展示的学生的确读得不错,都能读好诗的节奏。
3.教师亲自范读,调动朗读积极性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的确,低年级学生那极强的向师性驱使他们去模仿教师,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小学生十分崇拜自己的老师,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形象是非常伟大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多用自己富有艺术性的的范读去吸引学生,去感染学生,去培养学生朗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觉得倍加亲切,倍加自然,更能调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精心准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范读,给学生做好示范。如教学《小池塘》一课时,学生们都提到“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这句话比较难读。在检查朗读中,大家都没有读好。见此情景,我就对他们说:“这句话真的好难读,把我们班这么多小朋友都给难倒了。老师也想试试,行吗?”当我一读完,学生们忙着练开了。可见,我的朗读被他们接受了,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当然,范读是随机的,我一般不在初读课文前范读,而是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的时候才范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是朗读教学的基础阶段,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从小加以正确引导,用心培养,一定能够让学生读出味儿来,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
二、形式多样,使学生兴致盎然
朗读课文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齐读,朗读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通过范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以问促读、比赛读等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一般来说,朗读的方式因文而异。因为低年级的课文人物对话较多,特别是把动物或植物拟作人来写的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流畅,这种类型的课文可分角色读;描写景物是为了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宜轻声读,像唱歌那样读;情节生动的宜表演式地读;容易混淆的则可用对比读的方式等。如《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比较生动,富有情趣,我采用了表演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我让三个孩子分别戴上兔妈妈、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头饰,抓住“难为情地说”“得意地说”等提示语让学生演出两个孩子的不同特点,体会小白兔的谦虚好学和小黑兔的骄傲自大,最后理解了兔妈妈的话——“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这个中心句的含义。孩子们喜欢表演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兴致盎然的表演朗读中,他们轻松地理解了课文,收获了进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做收到的效果比老师讲读要好得多了。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我们指导朗读时,要有意识地利用插图、挂图或课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听读、练读。文章的美感,学生就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并能自然地表达出来。另外,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以及年代较为久远的事件,学生不易把握,容易读得枯燥乏味,像《朱德的扁担》《吃水不忘挖井人》《陈毅探母》等课文,就需要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语言,去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遥远的环境变得形象可见,从而引发情感共鸣,激发朗读兴趣。
三、借助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配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以制作、共享多媒体课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可以利用抑扬顿挫、准确流利、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让学生在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读中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从而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例如,在《小池塘》一课,文章内容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小池塘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了指导这一课的朗读,我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曲子。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看到小池塘美景的人,闭上眼睛想象小池塘的美景。接着,我启发学生说说应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学生由于受到了音乐的感染,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便纷纷回答:应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接着,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最后,我再放乐曲,让学生在急剧而轻柔、优美而抒情的音乐声中进行课文朗读。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所以,“读”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乐不乐意读,读得好不好则完全又赖于教师的引导,引导的技巧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依然是重中之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