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李玲
摘要:诗歌、散文和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高考命题中最常涉及到的文学类文本,三者文体不同,古今各异,却有很多共性。抓住三者文体共性,认清文学作品的本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
关键词:文学作品;共性;明“象”;表“情”;品“言”;明“理”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79-2
诗歌、散文和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高考命题中最常涉及到的文学类文本,三者文体不同,古今各异,却有很多共性。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诗歌、散文和小说文体的各自特点,凸显各自的个性,却忽视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共性。抓住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的共性,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从根本上认清文学作品的本质,把相关概念理解透彻,可达到一通百通之效。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三方面把握。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语言”是隐性,暗含在文本中,“文本意义”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因此,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三种文学体裁的教学和阅读应着眼于“感知内容,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明“象”,表“情”,品“言”,明“理”。
一、明“象”
“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情”与“理”的载体,读懂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的“象”。
人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及相关的内容,即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相关的描写。抓住这些描写,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文章主旨。
物之象指具体的物品,物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指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还有自然界的各种物体。这些物往往被赋予一定的含义,对于丰富文章内涵,表现文章主旨有很大作用。江苏省高考试题《溜索》中写到的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都有其深刻意义,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象牛那样软弱畏缩,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取向和文章的深刻意蕴。
景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小说、诗歌、散文中都有所体现,不同文体“景”在文中所占的比例不同,特别是诗歌和写景抒情的散文,景之象是解读文章的重点。《荷塘月色》以写景为主,描写了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我们通过景体味作者“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心历路程,感受作者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境。抓住了景,便抓住了情。
事之象是文学作品主要构成部分,人、物、景都融汇于事之象中。抓住文学作品中的“事”,理清文章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情感、表明的道理可以从中推断出来。
“明‘象”即读懂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言“情”,品“言”,明“理”的基础。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曾说:“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由此可知,“象”是“意”的载体,文学作品通过“象”来表情达意的,抓不住“象”,“情”和“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表“情”
1.自然情。
人类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文学不可或缺的话题。自然情可分为三类: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对人类征服自然以及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的批判情感。《西地平线上》让我们感受到戈壁沙漠的大美。
2.人类情。
亲情、爱情、友情等等都是人类情,这些情感是人与人在不同情境中交往而产生的,有好坏之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对亡妻的怀念,凄哀至极,感人肺腑!人类情也包括个人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消极颓废的悲观情感。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慨叹壮志空怀之悲,虽有远大抱负却不被重用,虚掷年华、无所作为,不被人同情和理解。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赫然伫立在我们面前。
3.社会情。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除了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还应表达对社会的情感,这是作家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社会情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社会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在解析文学作品时,除了要读懂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情,还要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文章的主旨由情上升到理的高度。
三、品“言”
言是指语言本身,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表达技巧、写作手法,也可以表述为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等。品“言”就是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的。这些方法归结为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是作者为了表述特定的内容所使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是构成文章的一种特定的形式要素。通俗地说就是作者用一定的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主要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不同文学体裁的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诗歌侧重于描写、抒情,散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小说则侧重于记叙和描写。
表现手法亦可表述为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对表达方式的进一步提高,是更高层次的、更为细致的语言艺术技巧。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要有文采必须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平时教学的重点。
四、明“理”
《尚书·尧典》讲到“诗言志”,“志”指的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要表达的“理”,即作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理”是“情”的升华,是作者创作作品的终极目标。“理”由“象”生,理解作品要表达的“理”,关键要抓住文中的“象”,作者在设置文章每一个情节时都是有其用意的,都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象”分为人、物、景、事,我们探寻“理”时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之人。
人物形象,是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得出人物性格。这是浅层次的,还要进一步分析“社会之人”。“社会之人”即人物的典型意义、社会意义。《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厌恶祥林嫂寡妇的身份,祭祀不让她沾手,甚至骂她是“谬种”,鲁四老爷的冷漠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上升到社会高度,鲁四老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是迫害祥林嫂致死的元凶,至此鲁四老爷的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意义了。
2.社会之景。
分析景物的社会意义,先概括出景物的内容和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纳出景物的象征意义。《祝福》多次写到雪景,借雪景的描写渲染凄凉的氛围,衬托祥林嫂的无辜与不幸,抨击社会的冷酷无情,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分析景物,更要关注景物的社会意义。
3.社会之物。
社会之物包括物件特点以及物件典型意义。典型意义即物品的社会意义。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是封建迷信中能治痨病的药引子,暗指当时的人愚昧无知,不支持和理解革命工作者,揭示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有象征意义。
4.社会之事。
社会之事指事件社会意义。在分析事件的社会意义时,要逐层分析,先事件本身的意义,再归纳事件的典型意义。鲁迅《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其本身意义是国家弱小会受到歧视,典型意义是“国富民强,国贫民弱”。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弄清人、景、物、事的本身意义,更要联系社会现实,寻找其典型意义,上升到“理”的高度。
总之,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我们既要把握诗歌、散文和小说的体裁个性,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文学作品的共性,从内容、情感和语言等角度来分析。“象”即内容,“情”即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言”即文章的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理”是对“情”的升华,作者创作的终极目标。万变不离其宗,抓住根本,逐层深入,才能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