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张云霞
摘要:语文是开放的,要向历史开放,向文学开放,向生活开放,语文教学也应该是敞开的,要能够不断丰厚、滋养、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在历史、文学、生活这一方方沃土中找到心灵归宿,成为有较高审美趣味、较高文学品味的人。
关键词:语文;开放;历史;文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78-1
语文是个美丽的世界,是生活凝结成的世界,是文化浓缩成的世界,有清新灵动的生活,有灿烂多元的文化,有历久弥新的历史。开放的语文就是把门窗打开,欣赏一道道亮丽的生活风景;开放语文就是把时空打开,回眸一幕幕生生不息的历史;开放语文就是把心灵打开,聆听一段段百转千回的情感。
开放的语文要与历史牵手,丰厚学生的心灵。语文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她奔腾不止,生生不息,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让她拥有蓬勃的生命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学发展史,她穿透了漫漫时空,超越了茫茫生死,焕发出独特恒久的魅力。先秦散文,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戏曲,明清小说就像一朵朵奇葩,它们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萌芽,直至花团锦簇,春色满园。开放的语文要有历史发展的眼光,引领学生去研究、探索各个时代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众所周知,爱国词人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在小学语文第九册收录了他的词作《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在描写手法上,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首词与辛弃疾前期的豪放派词作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联系写作背景也就是当时的历史来理解,当时南宋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辛弃疾踌躇满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空有满腔的爱国抱负却无处施展,《清平乐·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议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这样适时引导学生:辛弃疾是不是借农村安逸宁静的生活来逃避当时南宋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现实呢?学生通过对辛弃疾以往作品的分析得出: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由此看来,学习语文,尤其是蕴藉深厚的古代文学,一定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历史牵手,才能更深层次地走进作者的心灵,从而丰厚学生自己的心灵。
开放的语文要与文学牵手,滋养学生的心灵。语文是一片文学的海洋,她浩瀚无边,博大深邃,一部部传世佳作,似沧海明珠,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让学生从中华文明的精髓中,汲取文学的营养,引导他们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世界中,欣赏屈原、李白的纵情浪漫,杜甫、白居易的忧国忧民;品味苏轼、辛弃疾的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的清新婉约;追随曹雪芹《红楼梦》的字字血、声声泪,看封建末世的兴衰荣辱,丰富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是学生接触比较多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也是中华文化最辉煌灿烂、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作,如《静夜思》、《游子吟》、《悯农》、《春夜喜雨》等等,其中流传千古的佳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时至今日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开放的语文要带领学生与文学作品的心灵对话,聆听她深藏灵魂的轻吟浅唱,获得心灵的滋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情趣高尚的人。
开放的语文要与生活牵手,润泽学生的心灵。语文是一幅生活的画卷,她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有精彩绝伦,惟妙惟肖的展现。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没有诗词歌赋中美好的意境,更没有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生活就像一方润泽肥沃的土壤,孕育着文学的幼苗,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累累的硕果。开放的语文要让学生敞开心灵,拥抱生活,用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的活力。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是当代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作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生活‘语文化”就会要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学生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只有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人生经验,品味别样人生,才能让语文与生活牵起手来,真正成为润泽心灵的开放语文。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