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图”“象”“意”的递进认知解析儿童笔墨表达——美术拓展性课程内容《老家记忆》教学例谈

时间:2024-05-1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小学 朱国锋

记忆,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追寻。本课《老家记忆》是学校拓展性课程《水墨栖溪》四年级的其中一课。通过欣赏古镇塘栖老家的视频、视觉图像,勾起学生对老家的一种独特记忆,并把这种“雁过留声”的感觉以水墨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本课教学的关键和“落脚点”就是通过图像识读,把学生眼中的事物转化为一种可观可感的物象,以多感官的立体感知,把眼中的物象转化为学生心中的“意象”,并以笔墨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

【关键词】记忆 物象 意象 笔墨传情 递进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里的“象”指的就是人们对物体经过感知和内化后的“形象”。美术创作并非是还原物体本来面貌的“复印机”,而更应该是经过情感化、性格化,甚至个性化的一种意象的表达。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朱国华说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像,但是正是这种不像,传达出了物象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很多,有趣味,有意蕴,有个性,有创新。”本文通过美术拓展性课程《老家记忆》一课,引导学生从视觉图像认知出发,以递进式的认知规律,逐步让学生深入感知从“图”到“象”的转换过程,直达“意”的迁移、表现。

1.从“事物”到“物象”:唤起学生对“图”的感知

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种存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就形成了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状态。因此,美术教学中强调的“图像识读”,就是需要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情境中,呈现一种特别的事物,以唤起学生对这些视觉内容的“再认知”“再强化”,建立一种生活的联系。在《老家记忆》一课中,教师以“微视频”欣赏古镇人文、历史、建筑等内容的录像,介绍古镇的建筑特色和推门见屋、依水而居的情怀,以简要叙事的方式叙述游子归来、见物睹思的依恋情怀。因为这些内容本身为学生所熟知,但是以一种情感性的体验方式进行呈现,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再次连接这种对事物的认知。详见案例片段:

上:塘栖古镇

案例片段1:《漫话古镇》

师:同学们,塘栖自古就有“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的美誉,更有“走遍天下,不及塘栖廊下”的说法。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段视频,请大家细细地品,慢慢地赏,边看边思考:视频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学生欣赏录像,三分钟后教师提问。

生1:我看到了我们生活的古镇,从录像里看,更美丽,更古老。

师:我们的古镇塘栖有近一千年历史了,处处透露着古朴的气息,你很会观察。

生2:我看到了金黄的塘栖枇杷,口水快要流下来了。

师:看来你是个“小吃货”啊!告诉你,塘栖枇杷再过一个月就要成熟了。

生3:我在视频里看到了超山梅花,我去年就刚去看过……

师:超山梅花甲天下,作为塘栖人,我们是由衷地感到骄傲。

生4:我看到了人们走在广济桥上,运河里有很多船。

师:广济桥是我们塘栖的一张“金名片”,有六百多年历史了,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桥。

生5:我的家就在广济桥的北面,那里就是水北老街。

师:是啊!古镇就是我们的家啊!

这种漫谈式视觉欣赏对学生来说,勾起了很多对原本熟悉事物的回忆和记忆,这一张张的图像都被推进到了眼前,原本遥远的、平淡的生活场景变得鲜活起来。因此,作为导入部分的情境再现,需要创设一种清晰、多元、可识读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可以更好地把学生生活的“镜头”拉近到最佳的位置,聚焦生活,以一种清晰的感知来唤醒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但是,这种初步感知还不能引起学生对事物本身的关注,学生建立的只是一种朦胧的、粗浅的、表象的认知,这时候,需要教师把这种多元转化为一种对事物本身的“聚焦”,从一种场景中梳理一些具象的、有符号意义的事物,进一步引导事物本身所传递出的物象特征,由宏观的整体感知迁移到微观的细节体悟。在《老家记忆》一课中,教师通过出示古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堵墙、一根柱子、一片残瓦、一个桥墩等具有塘栖老建筑与生活特色元素的小景局部图片,进一步实现学生对“物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详见案例片段:

案例片段2:《记忆中的古镇小景》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十分普通的图片,说它普通,是因为图片中的事物你可能每天都会看到,都会接触到,我们把它们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地看看它们!

(出示四张图片,图片内容分别是一堵斑驳的老墙,一艘残破的老船、一扇破旧的木门,一个广济古桥的石墩,以这些平常的事物勾起学生与生活的关联。)

师:同学们,这一墙一瓦,一门一船你们感到亲切吗?你在古镇的什么地方曾看到过这些事物?

生1:我来学校的路上经常看到,我家门前就有一堵这样的墙,而且我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角翘起的墙。

生2:我们丁山湖这样的船很多,都是木头做的,老人们经常划着船运东西,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生3:这个桥墩好像是塘栖广济桥上的那个石墩,我路过时经常看到它。

生4:这个木门我觉得很亲切,我老家那扇门就是木头做的,推开它还能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呢!

生5:我发现这些东西都经常看到,但是觉得这些都是“老底子”的东西。

……

学生平常不会去注意这些事物,也不会生发这么多感受。学生眼中一张张的画面,慢慢地聚焦到具体的、可触可感的一些细微的事物中,学生的记忆被唤起,碎片化的记忆开始形成一种连贯的、清晰的事物。因此,通过以上环节,从开放性的整体感知到具体图像的识读,学生眼中的“图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开始形成一种对“物象”的具体的感知,这种感知慢慢地从“印象”走向“深入”。

上:学生感受与体验塘栖老家典型的视觉图像

上:学生用笔墨尝试的情景

上:学生探究与尝试的练习

左:教师的笔墨示范

2.从“物象”到“意象”:激起学生对“象”的感悟

著名特级教师侯令就儿童水墨画的学习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儿童从图像看到的是自己世界的图像,是有别于成人的理解、成人的思维的图像。虽然他们看到的图像是一样的,但是笔墨呈现出的状态却完全不相同。这样的状态反映在儿童对视觉图像的欣赏中,就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儿童心中都有一种天生的敏锐的感知,而且这种对物象感知的能力显得见微知著、洞见秋毫。缺少的就是教师的一种“唤醒”。就像很多艺术家表现同一种事物,但是风格、面貌,甚至技法、气息都不相同,因为他们对物象的感知角度、思维都各不相同。儿童也是一样,同样是一片残瓦,有人认为它很残破,有人认为是古老,有人感觉到历史,有人觉得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这种唤醒具体表现在教学中,一开始没有孩子觉得断瓦残垣、老船木门、粉墙黛瓦是美的事物,教师通过让孩子多感官,立体地感知物象本身传递的“气息”,通过看、摸、闻等多种感官的调动,以及物象内部透露出的沧桑感、历史感、肌理感、文化感的“意象”认识,唤起儿童对老家深刻的认识,从而从物象中感受到所承载的“历史意象”“文化意象”等。具体以案例片段进行解析,详见案例片断:

案例片段3:《从“物象”到“意象”的感知》

师:从这些事物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很破旧。

师:你从哪里发现了它的破旧?

生1:我看到墙上的瓦片破了,上面还长满了野草,墙上也掉落了很多石灰,砖头也露出来了。

师:是啊!岁月的沧桑总会留下痕迹的,你观察得太仔细了。

生2:我感到很古老。船上和门上的木头都裂开了,一条一条的。

生3:我觉得很有历史的感觉。四张图片都是黑和灰组成的,应该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生4:我感到这是一种文化。我爷爷和我说过,时间越久的东西,越有文化,都是古董。我觉得现在我们很多的建筑都不是这样的了,都是很新的建筑。

师:你喜欢这种“老底子”的建筑,还是新的建筑?

生4:喜欢老底子的这种建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