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视知觉审美研究的高度认识儿童美术——儿童视觉心理与表达(之三)

时间:2024-05-10

■文、图/李力加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图1 陕西渭南郑汴彩大娘剪纸过程(局部)

图2 对鸡,陕西澄城县柯田英大嫂剪纸

一、视知觉常性的思维方式

儿童美术是孩子们依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创造活动。美术教师在对孩子的美术表现进行引导的时候,需要特别研究人的思维方法的多样性与美术造型的关系,这样才能在保护小孩子纯真心灵的基础上,引发孩子潜在美术能力的释放。

现存的生活世界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认识比较偏差,导致美术教师们和家长群体对儿童美术能力如何发展产生错误的认识,其表征问题:当下儿童美术的生存环境直接受到以西方写实美术为标准的认识来左右人们对儿童美术活动的理解。这是由一定历史原因造成的问题。

美术教师指导儿童主题性美术创作以及儿童美术活动,均需要由一个概念的认识、理解出发:任何儿童的美术表现都是依据视知觉常性(常态的眼睛)进行认知思维。

实际上,美术创作(表现)既可以根据人的视知觉常性,也可以根据视网膜映像(科学的方法)进行。一般情况下,普通公民所熟识的写实性绘画(再现的表达),是依据视网膜映像的形态转换方式完成。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平面上准确、客观地再现视网膜映像的绘画技巧已经成熟,这与那个时代诞生并发展的相关学科知识有关系,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在另一方面,美术(绘画)中也广泛存在着根据视知觉常性画画的现象,尤其在东方民族的美术表达(中国美术)以及民间美术、儿童美术作品中十分普遍。但是,我国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校外儿童美术工作室、机构的美术教师,对此却不甚理解。

例如,民间剪纸中比较多地存在以视知觉常性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农村里的普通百姓,虽然讲不出自己剪纸时这样造型的任何道理,但造型上的呈现就是这样自由表现(见图1)。老太太、大嫂们剪花花时从不起稿,将红纸折叠后直接剪,任何形态都由自己的心里出。

图3 宋金时期墓砖雕(局部)

图4 马葆程作品

图5 毕加索作品

图6 小孩子时空表现

图7 约瑟夫·海尔曼作品1

图8 约瑟夫·海尔曼作品2

观点:美术教师们在思考与研究儿童美术教学的时候,特别需要向中国民间剪纸的创造者致敬!年迈的中国妇女,她们并不知道什么焦点透视,也不知道什么立体派,她们是按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生活视觉本原的感觉去自由造型,剪出她们自己看起来非常平常(而让现代艺术家感到震惊)的造型形象。老百姓的思维观念上任何物象与形态都是在运动中的,是全方位、全空间、动态塑造的,而不是像美术教师曾经在学院或者美术系学习中的写生课,是表现自己与对象(模特儿)之间的瞬间静止、片面的关系(见图2)。民间剪纸的造型特征突出体现在将空间形态压扁在二维平面的纸张里。

如,这对鸡年的剪纸造型,形态看上去不合理的地方有多处。如,侧面鸡头、正面的鸡尾巴;又如,两只鸡翅膀与鸡肚子的关系同生活里真实的鸡是不一样的。大嫂表现鸡的形象出现这样的造型,所有观者及美术教师们绝不能用学院美术中西方写实表现(具象表现)要求去评价。百姓们在剪纸造型里体现出的视觉心理,属于典型的以自己视知觉常性作用下的思维方法进行美术表现。在大嫂、老太太们的眼中,任何生活物象没有所谓“体积”的概念,也没有深远的空间,更没有讲究“近大远小”的透视比例关系,无限深远的空间在民间剪纸中都是被“压扁”成“形”贴在一张平面的纸上。

图九 修溁作品

而在学院美术学科体系“非常态”的科学观察方法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画人像素描时,都极力在敦促自己的学生:转过去,一个面可以转化为一条线,而艺术家毕加索在表现人物头像的时候,则是极力地要求自己转过来,这是“非常态”与“常态”知觉观念在美术表现中的不同作用。在全面的、立体审美心理驱使下,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毕加索作品中人脸的正面和侧面叠合到一起,满足了人们在瞬间感受全方位空间的需要。(见图5)

如,砖雕中的“牛头”呈现正面形态,而牛的脊背由两个面组成,另一个面在脊背的线形(轮廓处)也呈现出来,这样的表现方式与民间剪纸造型方式一致。与毕加索作品比较,会发现毕加索也在不断采用这样的方法造型。为什么?其中的缘由是,作为全世界的杰出艺术家,毕加索对于不同视知觉感受与表现之间的特殊转换思维方式,特殊表现语言的确立及表现方法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案例:5岁娃娃马葆程小朋友的视知觉“场”,是一种独特的空间表达,孩子这样的意象性知觉表达极其精彩。孩子认为,他在画爸爸的时候,爸爸很不耐心,头总是在晃动,于是,在孩子的笔下,爸爸的形象最终画成了动态的双面人(见图4)。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毕加索的话:我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

图十 叶心尧作品

论点:

1.中国乡村老太太、大嫂们的眼光是以自己的生活积累为基础,面对生活世界,进行自己的审美实践与审美体验,她们的眼光虽然说是从视知觉“常态”中产生美,但确立的基础是自己丰富的社会生活与经验。

2.艺术家毕加索之所以对人类历史的美术创造有着巨大贡献,是因为其作品重要的创作意义在于:他能够“从非常态”的、专业的、科学的美术观察方法中走出来,回归到生活常态中的艺术表现(创作),这在艺术创造史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民间剪纸的老太太其造型本原。因为,老太太们创作表现时只是一种习惯性知觉,而毕加索的表现却是基于杰出艺术家独特的视觉敏感、特殊的思维方法。

3.儿童的美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孩子们能够依靠自己的直觉观察生活,表达心境,形成儿童个体用特有的美术形态语言意象性地把握对象的图式。儿童美术形态语言的构成,依赖于小孩子个人主观意识的形象化思考。这样形象化思考的结果,不是小孩子们对生活世界各种物态的简单“模仿”与“再现”,更多的是带有某种主观意念的自我表现,是孩子们个人内心情感通过这种形象化思考所形成的外在反映。

二、关注儿童“图像识读”水平,提升美术表现能力

在人类之初,就到处留下了祖先创造的图像。在世界各地,人类的先民都以图形(图案)的形式,在岩石上留下了其源自想象力的创造痕迹,这些痕迹一直由远古时代延续到近现代。儿童感知生活世界的原生态图像,也如同人类祖先一样,代代相传,在小孩子随处经过的一切地方,留下他对生活世界感知的想象、联想、认知、思考。

在构成视觉信息的视觉符号中,造型符号是美术教学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过程中分辨后进行描述的。造型符号有颜色、形式、组成方式、材料选择、画面肌理等。这些辨识都需要学生在欣赏学习中由每个人完成分析和描述。图像识读水平,成为制约每个孩子在儿童期美术活动里潜在的造型表现能力如何发展的决定因素。

欣赏这样的作品过程,教师帮助(启发)孩子们在美术表现方面逐步确定自己的某种线造型的表现语言,由此,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审美判断的理解水平上达成某种高度。例如,教师要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孩子们针对作品的画面图像(图式)感觉展开讨论,甚至产生辩论,为何一位艺术家的两幅作品用了不同的表现语言,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效果。

美术和思想密切相关。美术教学应该基于学生们思维方法的探索为基础,思考这些思想如何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联系。“美术可以教会孩子对定性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判断。”[(美)迈克·帕克斯,约翰·塞斯卡著,郭家麟、孙润凯译,美术教学指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美术活动中需要的是学生的自我判断,并非仅仅是规则限制。“美术给予了我们绝无仅有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我们能发现内心感受的幅度和多样性。”[(同上)第12页]人类早期的(原初的)的创造符号是一种视觉意象。而当今生活世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依赖于视觉。观赏者对于视觉图像信息的积极参与,成为当下社会每个人视觉思维发展的普遍生命状态。今天的社会,视觉认知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流方式。作为社会未来公民的小学生群体,需要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习得相关的知识、技巧,形成一定的洞察力和思维意识,以判断、反思、批判、遴选的方式应对海量的视觉冲击。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时代。(见图8)

当下世界,“新的”图像会源源不断地由互联网上涌出,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发展速度,使普通公民的思维几乎无法跟上。数字技术中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软件,可以创造出潜在的“新”世界图景。这些“新的”图像会改变“实际生活图像”的表面,呈现出来的是刺激人们视觉的、打乱人们对“实际生活”的原有认识。由此,美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们如何理解与识别“图像的意指和能指”。

图像的各种意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核心,一幅图像(摄影图片或美术作品),可以无限地进行描述。从形式到颜色,从线条到肌理,例如,画面的品质、线条与形态构成的层次,可以将画面的每个信息切分,展开较为详细的描述。描述构成了“每个人视觉感受在词语上的代码转换”。“视觉信息的词语化,表现为主导其解释的感受选择和识辨选择过程。”[(法)玛蒂娜乔丽著,怀宇译,图像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4、75页]

每个小孩子要想在幼儿园阶段、小学生阶段乃至初中阶段,如果不经历这样的美术欣赏过程,没有这样的视觉辨识、审美判断的心理转化,就将无法形成初步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另外,从美术学科本位的美术教育来看,小孩子在儿童期的6~8年美术活动里,必须由无意识地自发表达走向基于图像识读心理变化后理性的审美判断,由此达成自己在美术表现中独特的美术语言和形式感的获得。(见图9-10)

上述两幅作品,让全国许多美术教师不能相信这是小学生画出的!而且,更震惊的是,这样水准的儿童写生作业在我处存放有一万多幅,来自上千个小孩子的笔下。为什么小学生就可以这样画!?为何不按照美术学院的学科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儿童美术教学,小孩子们反而可以画出令所有成人感到震惊的作品?!看到这样的作品,普通的国民会说:“小孩子画得太像了!”这是完全不明白美术到底是什么的人都会讲的一句话,也是相当数量不会教学的美术教师也认同的话。原因是诸多美术教师还不明白一个重要问题:小孩子们的美术能力发展是依靠图像识读的心理变化过程而发展的。

论点:在艺术领域,图像概念是与视觉性再现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壁画、坦培拉、油画,还是各类图案、雕刻,或是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的实物呈现,甚至当下时代的影片、录像视频等等,都相继出现了PS之后的视觉欺骗(视觉模仿)。在任何的图像识读过程里,引发观者感兴趣的图像(图片、影像)所产生的主导性的视觉化印象,接近一种幻觉或梦幻,在一幅图片或一幅摄影图像、一段视频影像里,提供的某种社会类型或某个人的再现方式,即所谓的“形象”之间,可以让人们毫不犹豫地使用某个术语来命名它们,以至于不会引起辨别和解释方面的误会。普通人这样的视觉辨别过程,影响了其审美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小孩子美术活动里的图像识读心理变化,影响其对美术表现认识的深化,同时,确立了其审美判断后的文化理解达到何种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