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用思维导图助推小学数学教学

时间:2024-05-10

方晓斐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山东德州 251100

1 巧用思维导图,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开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巧妙地导入,并创设美丽、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思维导图中可以穿插一些简笔画,小贴画,在活泼生动的情境下,引导着学生识图、看图,从中获得数学信息,感受学习的最大乐趣。

利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把一些抽象化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形或者具体事例,学生通过插图理解了所学内容,直观形象的知识框架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深层架构,一步一步深化认知,跟随老师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实现数学成绩的明显进步。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角度的观察方位模型思想。首先,利用具体事物开启学生的直观想象,让学生从六个角度观察物体,实践体验打开学生数学思维;再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的理解;穿插简笔绘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最后交流概括,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的引导,发展了学生认知能力,活跃了学生空间思维,扎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2 巧用思维导图,丰富教学过程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开展直观教学而且能优化数学知识结构,丰富教学过程。例如,学习《植树问题》的内容时,由于教材内容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植树问题的三种典型案例。利用线段图和穿插的图画,形象直观的呈现出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教师让学生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只栽一端”的情况,学生一说“道路一端有座小房子”,这时教师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一部分并展开研究间隔与棵数的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对学生说“如果,道路两端都有建筑物呢?”。这时学生立刻反应出来“应该是两端都栽的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导图,利用方法的迁移,探究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接着,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三部分:“两端都不栽”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建构三种情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

3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

在学生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在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往往会有“顾此失彼”的焦虑,利用思维导图复习能增强高效学习和对学习方式的探索意识。例如,在复习《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学生将质量单位、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总结到一副思维导图里,从单位的适当运用到进率关系,一一列举,学生不仅内化了知识,更是提升了概括总结能力。

4 巧用思维导图,建错题集提升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使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将错题进行分类,在学生建立错题集的过程中,使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对于自身不足的地方加以巩固、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各个阶段的知识点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解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学习内容得到巩固,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十分重要。例如,对于平时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 ,学生可以自行准备一个笔记本 ,对于 出现的错题按照题型或知识点进行归类 , 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日后的填充和经验总结 。最后在已有的整体思维导图上标注自己常错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强练习。这样不仅能 够使学生更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题型时容易出错,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 、整理能力,对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带来很大的便利。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巧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明确未来奋斗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