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构与动力

时间:2024-05-10

徐伟 潘桃铃

摘 要:通过对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构与动力进行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核心;文化繁荣创新背景为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的互补结构奠定基础;民俗体育中的合理元素融入陶瓷文化形式中,并以此作为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的新时代主题下,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复兴是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外部助力。

关键词:民俗体育;陶瓷文化;发展结构;发展动力

“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的复兴,传统与现代的融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路径。积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事项间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路。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分析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构与动力,是推动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互为促进的基础。

一 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互补结构

(一)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核心

民俗体育研究专家涂传飞认为,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理解应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方面是民俗体育本身的内在属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即民俗体育的内部特征;另一方面是民俗体育在时间、空间以及发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即民俗体育的外部特征。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属性,民俗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的发展流变的整体。由民俗体育的文化属性所表现出的民俗体育的特征,是民俗体育与其他文化事项实现互补发展的基础。在高度推扬文化自信的新时代,着眼和推动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民俗体育有组织、有系统、有层次、有联系发展前进的方向。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大格局下,借助民俗体育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也使得陶瓷文化的发展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所谓陶瓷文化,研究者认为,“陶瓷文化既包括历代流传下来的陶瓷作品,又包括古代制瓷作坊和古窑遗存、陶瓷民俗、陶瓷艺术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风貌的历史街区,还包括为保护和反映古瓷文化而在现实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象”。[2]简言之,陶瓷文化就是以陶瓷的制作生产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反映陶瓷艺术形象及其过程遗迹的文化内容。陶瓷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积累的过程,民俗文化渗透于这一过程。可以说,各种形式的陶瓷文化形象和痕迹,极大的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涵。以“民俗”为共同基因的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共同体现了勤劳智慧的中华祖先的生产生活风貌。因此,这两种文化形式有着内在的互通性、广大的群众基础和共同的文化核心。例如,可以在传统节日,在陶瓷文化的遗存地或历史街区,通过民俗体育活动呈现陶瓷文化传说,使人们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千年陶瓷文化的厚重。在不经意间使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触摸传统的底蕴。(二)文化繁荣创新背景为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的互补结构奠定基础

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发展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外部特征随着时间、空间的转换而发生变化,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互渗体现了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文化创新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整合,我国广大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使有着共同文化基础的民俗体育与内涵丰富的陶瓷文化相结合,既是新的历史阶段改变文化发展面貌、更新文化发展理念的需要,也是有着共同文化核心的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大背景下,使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实现内在互动,从新时代的精神理念出发,秉承文化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通,使文化的发展体现国家的政策和主张。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视角,对推进优秀文化互渗,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对深化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指导优秀文化的现实发展,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景德镇等有着千百年历史积淀的陶瓷文化名城为主要场域,在城市修补和生態修复的基础上,促进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搭建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衔接的桥梁,逐步形成相互补益的结构模型,既改变了这两种文化类型自身发展的面貌,又通过互补,促进了旅游等其他文化活动的共同进步,从而实现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稳定的互补结构。

二 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内部动力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8]对此,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应积极响应并面对这一顶层文化战略和发展趋势。将民俗体育中的合理元素融入陶瓷文化形式中,并以此作为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借助“一带一路”等交流通道,传播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元素相结合的价值理念。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和陶瓷文化都主要依靠群众来沿袭,通过他们的信仰、信念,习俗、习惯等来促使他们自觉保护身边的生产、生活文化,并承担着身边文化环境建构和维护的功能。然而受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民俗体育的发展为例,在包括农村在内的多数场合,民俗体育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均呈减弱趋势。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陶瓷文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等产生的影响更为减弱。人们在追逐西方文化的同时,对包括民俗体育以及陶瓷文化在内的本民族文化流溢出漠视和不解,更谈不上通过学习和体验民俗体育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同属生活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借助现实的文化发展平台,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发展中革故鼎新,使在保留两种文化事项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元素,使本质与形式趋于新的和谐统一。新时代民俗体育的发展要有现代化的理念,而陶瓷文化的发展也要有时代精神的渗透以及全新的人文价值的体现。这是两种文化形式和谐共融、相互促进的最根本动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闡释和发扬,并吐露时代气息,是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发展的要旨。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有逻辑的分析和梳理,最大限度的挖掘两种文化事项互渗融通的内涵和价值。只有结合时代的特点,释放文化的力量,才能设计出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例如,对于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发展要具备敏锐的辨别力,判定这两项文化形式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如何推陈出新,使其朝着经济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哪些民俗体育项目通过吸收时代元素,并借助陶瓷文化的补益,从而实现以一种新的姿态和形式展现等等。传统文化的土壤日益退去的形势不容置疑,以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其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一成不变,而应紧随时代的脉搏,黏附于时代的车轮上,借助时代的动力,调整自身的定位,在保持内核的基础上,纳入文化发展的大体系。

三 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外部助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的复兴,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外部助力即文化强国的时代需要。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的现实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开启发展的新征程。对具有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意义和价值的中国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而言,应该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突出文化发展的现实功能,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民俗”为共同线索的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在多数场合与重大传统节庆及当地习俗密切相关,融为一体,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流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的新时代主题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离不开体现中国人文化价值观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复兴。将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民俗体育和陶瓷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发展,体现了创新性和创造性转化的顶层文化发展路线,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以人民为出发点,以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作为探究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机制的落脚点。例如景德镇等陶瓷文化浓郁的地区,可以重点突出和打造以陶瓷博览会为代表的陶瓷文化盛会,借助这一文化舞台将民俗体育融入其中,当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则可着力塑造一批体现陶瓷文化元素的项目,参加表演或者比赛,使陶瓷文化在动态化的民俗体育活动中得以流传和散播,为更多的人所认知和接受。使诸多处在生存危机边缘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和项目在陶瓷文化氛围的笼罩下,获得流传和发展的推力,从而对当地文化建设及人民精神面貌的改变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是一种可持续的传承形式,在文化强国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背景下,同时也是在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冲击的今天,意义重大,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启示。国家各阶段文化发展的政策方针对各类文化事项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新时代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过程和目的的关系,坚持发展紧紧围绕国家政策的指引,以时代前进的主体为依归。基于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充分调动民族传统文化内部的各种积极力量,将新时代民俗体育文化与陶瓷文化的融合置于文化强国的语境之中,不仅可以观见文化强国建设的实施情况的,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外部动力。

结束语:

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是有着共同精神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和现实基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共通性是实现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互补结构的前提。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实现文化元素的互融,是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切从人民出发、文化强国的新时代主题下,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复兴是民俗体育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的外部助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 张俏梅.论景德镇陶瓷民艺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内涵[J].艺术百家,2012(7).79-81.

[3] 新浪网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http://news.sina.com.cn 2017-10-18

[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https://baike.baidu.com 2017-1-25

基金项目:2018年景德镇市社联一般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伟(1982-)男,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文化。

潘桃铃(1988-)男,汉族,浙江桐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俗体育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