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4-05-10

肖军鸿

摘 要: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趣味性教学的概念,然后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教学方式的意义,最后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有效运用

处于小学学龄段的孩子年龄小,常把兴趣集中到有较强趣味性的事物上。在执教小学数学的时候,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我们应该以小学生视角开展工作,以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借此高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

一 趣味性教学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思维上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科目的抽象性较强,对小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综合使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有提升作用

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难以集中,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孩子,无意识注意占据主导地位,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趣味性教学方式,让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对学生注意力及积极性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和理解很有帮助

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难以形成长久性的记忆,很多题目会多次做错,这主要是他们没有理解数学知识导致的。在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帮助下,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快速内化知识,形成长久性的记忆。

二 提升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方法

(一)引导媒介

数学知识和趣味性教学二者相互接连,形成更好的执教结果。要想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这类媒介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至关重要,甚至决定了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高度。通常来讲,老师需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是课堂刚开始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那么在课中也很难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借助媒介的引导,能让孩子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所以老师必须重视这一方面。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可以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桎梏,如通过故事法、谜语等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如在执教圆形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中秋吃月饼赏月的习俗,让学生知道月亮是圆形的,月饼也是圆形的,这样的媒介导入,对知识的高效传播很有帮助。

(二)“多管齐下”创造趣味性

在引导媒介的帮助下,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随后老师应该在多种方式的作用下,继续保证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突破思维限制,根據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如在执教除法概念知识的时候,可以设计舞蹈形式,让孩子们根据除法应用题不断地变换组合,形成数学知识“舞蹈”,这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建立高效课堂。

(三)用游戏扩充数学教学的趣味感

孩子们大都活泼好动,小学生更是这样,通过游戏可以放松他们的身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适合新知识的思考和传递。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主动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思想,在数学课上融入游戏元素。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知识的内化,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在执教钱币单位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中给每个孩子设定对应的角色,如超市收银员、顾客等,扮演顾客的学生在“超市”中和扮演收银员的学生进行买卖,让他们都自己算出购买商品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等。这样的买卖游戏,孩子们不仅乐于参与,而且在游戏中更好地掌握了钱币单位的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四)让作业变得更有趣

知识的学习不仅仅会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环节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影响也非常丰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作为老师应该自觉地摒弃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改变呆板的作业风格,不断丰富作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还应该以小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作业内容。如,在学习完等腰三角形知识后,老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有个门是等腰三角形形状,门的最顶端放着一大块奶酪,两只老鼠分别从门的两端向上爬,不断地接近奶酪,那么谁会最先吃到奶酪呢,也就是说谁会通过最短的距离呢?通过这样脑洞大开的作业,保证作业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愿意带着作业去思考问题,总比老师直接布置等腰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要好很多,孩子们也会认为这样的作业更加有趣,回到家中会认真思考哪一只老鼠会首先吃到奶酪,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

总之,在课堂上自觉引入趣味性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霞,张静.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76.

[2]朱海斌.试论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策略[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1):1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