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李建军
摘要:随着生物教学不断地改革,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要把理论知识学好,还要对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与培养,良好的生物教学是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思考
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初中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1生物教学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1在课程学习中对生命意义进行认识
生物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及生活密切相关,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用性,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既可以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又能让学生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如在《细胞》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死亡呢?接着再让学生明确细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分裂、生长、发育、衰老、调亡的过程,具有周期性。大部分生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的,如人是由多细胞所构成的,必然就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从而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充分了解生命的意义。
1.2用科学论证作为指导,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
人的思维是具有生成性与开放性特点的,思维一旦发生格式化与模式化,就不会再有创新思维,也就意味着能力的停止发展,如“细菌”这节课老师在询问学生对细菌有什么看法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对人体有害,原因是每个学生从小到大,饭前家长和亲人都会叫孩子去洗手,都会跟孩子说手洗干净了才没有细菌,才不会生病。所以在孩子脑中就形成了定性思维:细菌对人体有害。而实际上一些肠道细菌对食物的消化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教学过程中,列举贴切的实例和设置相应的学习环节,与科学论证相对应,能够对初中生的理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
2联系生活实际对初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2.1提升学生的生物思维
如在教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学生都懂得植物可以净化环境。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植物一定净化环境吗?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其实,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此时不能更新空气。许多学生家长会在孩子的房间放一些绿色植物,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太多植物夜晚的时候会对房间内氧气进行消耗,造成室内氧浓度过低,会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呼吸与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的两种表现形式,所以在解答有关呼吸与光合生物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同时,在充分熟悉与掌握知识点之后,可以对呼吸及光合作用的流程做相关演练操作,在解答时可以有效提高生物的解题速度,提升学生的生物思维,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2.2在教学中运用更多相关的教学实验
学生在学习时對生物实验观察后就可以进行相关操作了。在讲“鱼”这一节,可以通过课前探究实验来了解鱼的运动器官。引导学生用胶布绑住鱼鳍来观察鱼的运动器官,然后,再把鱼重新放回自然,这种实验方法对鱼的生命不会产生影响。实验探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对生命的尊重,达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的。
3构建生物知识的相关复习环节,对生物知识进行拓展研究
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温故知新同样重要,生物知识的每一次复习,都能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新的领悟和拓展。就“生态农场应用”举例,在对生态农场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要拥有生态的创新观念。生态的农场,包括养殖家畜与农作物种植。合理应用能够更好地对成本进行节约,构成优良的循环系统,使得生态农场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资源有了最大程度的应用。农作物收获之后,会有大量的秸秆产生,运用沼气池的发酵使秸秆生产出沼气。然后,利用沼气来发电以对整个农场运作进行维持,并减少电力的使用。与此同时,有机农场当中的鱼塘要进行淤泥的定期清理,淤泥可以对农作物生长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减少化肥的相应使用量,沼气池残渣还可以被当作饲料。如此就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对于构建整体循环系统细节的处理,学生可以做出开阔性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相关的教学实验、构建相关的复习环节,渗透核心素养教育,让学生成长得更快,思想变得更加成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丽娜,付建红.初中生物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10-115.
【2】黎东.在生物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