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王莹
摘要: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教学,可以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并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促进文学审美素养的提升。但现如今的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需要教师们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对其进行改造和更新。本文通过对小学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以启发。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朗读,是学生通过对文字发音的认知和变化来表达自身情感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朗读将会让倾听者受到感染和震撼,而对于朗读者来说也是对自身情感认知的一次洗礼。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朗读教学往往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但可惜的是,从现如今的朗读教学状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没能把握好朗读教学的脉络,所采取的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走了歪路,对于学生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朗读教学改革已经是必须之事了。
1跟读朗读交替,全面培养朗读能力
想要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放任学生独自阅读或者专扣字眼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将跟读和学生朗读相结合,让学生在对教师的模仿中去感悟朗读的方法。朗读是学生对文章的一次情感体会,是语言与文字的一次共鸣,它不仅需要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对文章整体有一个基础的把握,从而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示范朗读一遍,让学生感受一下正确的朗读方式以及其澎湃的感染力,从而有一个学习模仿的方向。
比如,在《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们示范朗读一遍,让学生们好好体会一下教师的朗读。在朗读到“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一句时,学生们就能够从教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到来的期待和雀跃。在经过了这样的示范朗读之后,学生们再尝试着模仿着进行跟读,其效果就比学生直接朗读要好得多了。就这样教师读一段,学生读一段,再加上教师不时的讲解,学生对于文章的朗读方法就掌握得差不多了。
2营造文章氛围,帮助学生情感代入
想要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代入到文章中去,让朗读富有感情。朗读的精髓就在于情感的代入,朗读技巧的运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然而,小学学生阅历较少,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很难形成共鸣,也就无法在朗读的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语言引导等方式来在课堂上构建对应的情境,形成合适的氛围。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再现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下其带给人的震撼。教师可以将庐山瀑布的视频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体会一下瀑布的壮丽景象。耳边水声隆隆,眼前银龙飞舞,视听两方面的刺激一下子就将学生代入到了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中。这时,学生再去阅读这首诗,自然就能够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气概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3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朗读经验方法
想要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也要通过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让他们互相吸收对方的经验,从而促进整个班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定期就自身的朗读经验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就能够获得其他同学的帮助获得提升,而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感悟中获得帮助和启发,促进自身朗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班级所有学生朗读能力的共同提升。
比如,在《坐井观天》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自身的朗读经验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在朗读这篇文章时,当不同的角色说话时应当用不同的语气,青蛙的话语要体现出自大来;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在朗读时可以配合一些肢体动作来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通过这样的交流,一个学生的收获将会转变为全体学生的收获,而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思维碰撞又会启发他们形成新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朗读能力也就有了更好地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小學语文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通过跟读和独自朗读的交替进行来更好地促进学生朗读知识的学习;其次要通过合适情境的营造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代入情感;最后要通过朗读经验交流来促进整个班级学生的共同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