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索

时间:2024-05-10

谭登清

摘 要:本文中是书法教学注重从以下三方面着力。方面一,运用书法本身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二,运用书法故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方面三,开展书法展,培养学生好学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教师注重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心性的培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书法;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教师认为书法教学具有综合性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而且还能在此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养成沉稳的性格,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为此,本文注重从书法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 内外兼修,培养学生的书法情趣

本文中的内外兼修具体指内在美以及外在美两方面,其中的内在美,注重介绍学生的优良品格;外在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真正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书法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真正让学生感受书法的独特之美。

例如,在讲授书法的形式之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专业的笔法,并构建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真正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书法的生活气息,感受书法的独有韵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书法笔法中的“鼠尾”、“鹤足”、“蜂腰”、“鸭嘴”以及“兰叶”等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生活中的实物,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中,抽象出书法的形式美、和谐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又如,在讲授之字的写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兰亭序》中的“之”字的写法,并将之与王羲之养鹅的故事进行连接,并展示鹅在生活中的具体形态。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鹅的形态,并将这种形态与“之”字的二十六种写法进行充分的结合,真正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力。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学习,可以感受到王羲之对于艺术的执著追求,提升学生对外在美的欣赏力,从而更为深刻地受到书法家艺术品格的感染,真正促进学生书法审美情趣的提升。

二 沉着练习,培养学生的沉稳心性

教师认为书法教学的最大意义在于修身养性,让学生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沉稳的性格,并能够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感性的角度,再现书法,真正促进学生沉稳性格的形成,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

例如,在实际的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临危不乱的品格,注重让学生从字的一笔练习,并逐步向整个字进行练习。与此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临摹相关在字体,比如,各种碑帖。通过这种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在逐步完成小目标的过程中,向更大的目标迈进。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让培养学生冷静处理事务的能力,也让学生的心智在实际的书法练习中得到磨炼。

三 引入故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

教师认为书法之所以传承,并得以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书法自身的魅力之外,也与书法家的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书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融入书法家的故事,真正让学生受到书法家个人事迹的影响,从而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喜爱书法埋下兴趣的种子。为此,教师可以从故事的角度,开展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

例如,在讲授王羲之的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刻苦临池的故事,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大书法家的产生不仅需要先天的天赋,还需要后天的努力,真正让学生受到王羲之故事的影响,培养他们刻苦练习的精神。又如,教师可以引入费新我的故事,并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觀看视频的过程中,欣赏一代书法家由左手开始练习书法的艰辛,并在此过程中,体会费新我的坚强品格。再如,教师可以引入张芝的书法学习经历,让学生体会一个人对书法的痴迷,即一个坐、卧、立、行都在思考书法的大家,培养学生专心做事的品格。

四 开展竞赛,培养学生好学品格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学书法教师可以运用书法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切磋,真正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培养学生好学的品格。

例如,在上周,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书画展,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书法评判小组,让各个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并鼓励参展的学生发表看法。通过营造具有竞赛性质的书法展览,教师不仅让学生获得展览的自豪感,而且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个人的不足,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

总而言之,书法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括书法本身的技艺,还包括书法中的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人文故事。通过开展书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笔墨情致,体会到书法的古典韵味,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的启迪,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参考文献

[1]王中东.试论小学书法与德育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7(03)

[2]杨艳.小学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