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温影银
摘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需要《品德与社会》教师深入思考探究课程的内在教学逻辑,深入思考德育的教育本质,大胆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通过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带领小学生积极实践、体验、参与互动来感悟道德之美,使道德教育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将抽象的道德规则内化为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与道德人格。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效性;品德教学;德育
作为一项实践性高、综合性强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对于在我国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贯彻素质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促进小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品德、探索品德、分享品德、落实品德,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品德与社会》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必要性
经过教育部专为小学低段学生设置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后,小学生将继续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课程。随着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升入三年级,小学生对社会的好奇也逐步加深,对了解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德育的内容更具开放性、交往性、多样化以及社会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转为中、高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设置的,其课程目标在于通过引领中高年级小学生与各种社会环境与社会活动的的互动加深小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逐渐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和生活经验,并在学习过程中加深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培养优良的德行。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品德与社会》开展要求教师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发,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目前很多小学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不重要的副科,对课程重视不足,品德教学流于形式,德育缺乏实效性。因此,只有通过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通过带领小学生积极实践、体验、参与互动来感悟道德之美,才能使道德教育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抽象的道德规则内化为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与道德人格。
二、《品德与社会》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教学原则
针对我国新阶段《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坚持科学性、综合性、主动性的教学原则。
(一)坚持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严格遵循中、高段小学生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品德与社会》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既不可揠苗助长,又不可忽略学生的发展潜力。教师在教授不同年级的学生时,由易及难、逐步递进、前后呼应、相互衔接,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课堂要注重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尤其对于小学生,切不可以一上来就照本宣科地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直观经验的感受与了解,随着学生学习兴趣和认识深度的提高,教师可逐步加深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
(二)坚持综合性原则
坚持综合性原则,就是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游戏、课外兴趣小组、主题辩论比赛等活动的综合建设,使《品德与社会》能够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要让平时不爱《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同学也能爱上德育課,使德育的建设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落在实地。要综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并且积极争取家庭、社区以及校际、校外资源的支持。
(三)坚持主动性原则
坚持主动性原则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并积极践行美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就是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获得一定程度地控制权,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将身体、思想以及情感主动投入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并且主动思考自己正从事的活动的过程。主动学习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辩证思考的能力,培养其主体性学习品格。主动学习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当前德育的实效性,传统《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坚持主动性原则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以生为本”,积极发挥发挥其“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实践品德,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要将主动性原则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的教学法。
三、《品德与社会》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感受品德
课堂刚刚开始时,有些学生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兴奋中,小声说话、做各种小动作,有些学生则无精打采、思维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此时,合理的情境创设如同平地上的第一声雷,可以快速激荡起学生思维与情感的火花,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品德。例如在学习我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课程中,我通过播放《黄种人》、《龙的传人》等歌曲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搜集整体女娲补天相关的动画片以及黄帝、盘古等人的神话故事。通过创设趣味情境,使小学生感受品德。
(二)打造翻转课堂:探索品德
所谓翻转课堂中,就是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设置教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和完成作业,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回到教室进一步查漏补缺,对学生没有掌握或者认识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纠正,以此打破过去依托于班级、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品德与社会》翻转课堂课中的教学设计方面,将问题导向型、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设计贯穿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回看视频,再进一步现场答疑。教师要积极利用互联网,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讨论组等方式加强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电子书、电子课件、视频等自主探索学习。例如在学习我国汉字的演变发展的课中,学生借助信息化的自主学习材料进行自我教育,对“龙”这个汉字的繁体字写法存在疑问,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与教师和同学合作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三)小组互动合作:交流品德
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教学实践和与学生的课下访谈,笔者发现在《品德与社会》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不同。一般而言,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相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性强,更愿意积极发言和行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对于学习成绩中下水平的同学自信心强,更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也更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针对以上特征,《品德与社会》可采用分层构建合作小组的方法,使不同性格、性别、学习成绩的学生组成异质性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加强生生互動,使学生在生活中分享品德,培养学生友好互助的优良品格和沟通协作的社交能力。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们分享自己旅游的经验,出示旅游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互相介绍旅游中的景色与见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针对某一景点制定旅游方案,并进行最佳方案的讨论与竞选。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不可放任不管,要注意维护互动规则和课堂秩序,注意在合适的环节进行点拨、引导和升华,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课堂效率。例如欣赏王羲之的书法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经历,使学生在加深对书法的认知的同时学习历史人物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学生们讨论四大发明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体味科学创造与创新的乐趣。
(四)组织课外活动:践行品德
实践是德育的核心和根本,与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理论课程不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成果与教学效果难以通过单纯的书面考试来评测。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度过的,学校中品德教育的课时短,教师应树立家校合作的教学意识,使品德教育走出课堂、与生活同行。教师应积极组织课外活动,提倡从实践中培养美德,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品德。
例如在学习完我国的民风民俗后,我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节日习俗,关注课余时间学生踢毽子、端午节一家人吃粽子、元宵节看灯会等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并收集照片和实物组织班级展开民俗展览。为了让学生从身边发现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我要求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走访、询问家长来了解家乡的变化。有些学生通过翻看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老照片发现过去街道建筑和如今高楼大厦的区别;有些学生通过和家长逛商场了解到家乡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的种类的愈加繁多;有些学生听社区里的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并津津有味地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与多样化的社会关系进行互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使品德课不仅止于课堂和学校,而是真正与学生的亲人、朋友、社区相联系,在实践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2]傅道春.教育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