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李书方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高中物理是高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物理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那么简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并且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十分积极的意义。现代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多媒体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载体,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独特优势,用现代化技术向学生展示实验内容,解决传统实验中的不足。
例如,在学习“磁场”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定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直接看到磁感线,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三维的磁感线,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或者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现实中的实验,让学生们观察现象,运用恰当的教学器材,比如蹄形磁体、小磁针、白纸和铁屑等。磁感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磁感线的存在,以及判断磁感线的方向。在白纸上均匀撒上铁屑,然后将蹄形磁体慢慢放到铁屑中央,观察铁屑的变化情况。学生们可以看到铁屑的分布出现了一种规律,呈现出曲线状分布。以此,教师就可以引出磁感线的定义,帮助学生们理解,随后将小磁针置于铁屑上,再根据小磁针内部的“N”、“S”极即可判断出磁感线的方向。
二、合作式探究,培养学习习惯
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和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有效总结、优化和提升,更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合作探究过程,首先将全体学生根据一定标准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合理安排组内人员的分工。然后向学生发布探究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对探究任务具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后,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与探究习惯,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们以6人一组的形式围绕,讨论机械能守和定律的内容及成立条件,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积极发表自身的想法与建议,各抒己见。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合作探究式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了学生对机械守恒定律的理解,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了机械守恒定律的内容。
三、分组实验式,发挥学生地位
分组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将全体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和自主实验。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联系和转换。最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总结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组实践的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将学生们分成了以5人一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实验探究。笔者根据“让学生学会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目的设计了课程。笔者首先为学生准备了实验所需的器材,如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砝码、纸带、导线、电源等。准备完毕后,学生按照标准实验流程开始试验。学生们得到了35条打好点的纸带,然后在已经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对点迹进行记录、测量,然后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完成计算。笔者这种方式,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团队配合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课堂实验的效率。
四、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情感
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更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注意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这些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站在生活的角度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从而使得高中物理教学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授《摩擦力》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笔者为学生们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例子,如,一辆自行车在路上行驶时,发现前方有危险,骑行者便采取紧急刹车措施,让车轮与地面进行摩擦,最终使自行车停下;人们在爬树时,依靠手和腿对树的表面进行摩擦,使人们逐渐爬升。那么,摩擦力与作用力两者之间会形成哪种关系呢?如果,当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笔者列举出这几种生活中的实例后,学生们立即兴奋了起来,这时,笔者依据学生们的热情,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时,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形成新型的物理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总结,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改卫.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1):19.
[2]张建明.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的提高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78):1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