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与江苏持续发展

时间:2024-04-24

梁曙霞 杨志琴 祖 强

〔本文系党的经济理论创新与江苏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江苏持续发展》课题分报告〕

当前,江苏开放型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一、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对于保持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当前,江苏开放型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外部需求持续低迷;从国内经济环境看,由于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力明显不足,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在国际国内较为严酷的市场环境下,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为低成本竞争优势削弱,加工贸易比重过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且市场较为单一,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在利用外资方面出现了增速放缓,资源能源成本上升,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外资的产业分布、地域分布、投资方式、来源地结构都不尽合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明显滞后等制约因素。在“走出去”方面面临更为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使“走出去”的经济、政治风险增加,融资难度加大,文化冲突凸显。开发区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强化,集约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瓶颈的约束日益加剧,体制创新滞后等。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缓中企稳的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说明,江苏的开放型经济正经受着严峻考验。而开放型经济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支撑力强、影响面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着力培育新优势,才能确保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是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加快江苏外贸转型升级,有利于着力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升外贸增长的持久动力。通过外贸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及周边市场,可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可以促进内外贸相互融合,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可以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可以改善服务贸易结构,促进新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加快江苏利用外资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资本配置,使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得以全面提升。通过利用外资转型升级,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产业链高端环节、研发和营销环节进入江苏,可以更好地引进符合江苏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加强江苏的技术引进力度,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的矛盾,实现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江苏对外投资转型升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走出去”的层次、水平与效益。通过对外投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利于江苏出口绕过贸易壁垒,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江苏企业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利于江苏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能源和资源,缓解江苏能源和资源的瓶颈约束。

加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江苏开发区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正确轨道。通过开发区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开发区搭建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推动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开拓科技创新的先行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通过开发区集聚高层次人才,形成吸纳创新要素的有利条件。

三、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为重点,着力培育江苏对外贸易新优势

加大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连续性和前瞻性。在财税政策方面,对提供公共服务、外贸结构优化、发展品牌、转型升级、质量安全、中小企业促进、贸易摩擦应对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要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从长远看,应还原出口退税政策的中性定位,要改革和完善出口退税地方分担机制。在金融政策方面,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要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进出口融资担保业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加大进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支持重要原材料和关键技术设备的进口;要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承接转移,不断提升加工贸易水平。在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值链,提高本地增值、本地配套的比例。当前,应抢抓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以深化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为抓手,支持苏州海关特殊区域整合和功能拓展,加快建设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要大力落实“江苏省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促进传统产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由加工制造为主向研发、设计、营销延伸,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增强创新能力、品牌效应和发展后劲,逐步实现传统产品出口高端化、品牌化,构筑江苏传统产业和加工贸易的竞争新优势。

引导服务出口升级,不断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当前,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在从产品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江苏调整外贸结构、实现外贸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出口,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良性互动。要加快高新技术与服务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共同推进服务贸易创新与变革。要做大做强服务外包,尤其是重点突破文化创意、制造业、商务、物流等关键领域,积极拓展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及批发零售等外包领域,进而有效提升江苏服务外包的附加值水平。大力推动建设国际商务中心。要在全省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省市合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的会展、货代、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公共平台。

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应全面推行“5+2”、24小时通关报关服务,全面推行电子联网通关报关,不断优化通关环境,逐步提高通关效率。要加强部门间合作,推行进出口货物电子监管、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要加强贸易平台功能建设,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保障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要加大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推进力度,为区内企业争取更优惠的贸易政策和便利条件。

2.以延伸产业链、攀升价值链为重点,着力培育江苏利用外资新优势

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实行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政策,加快外资向服务业流动,尤其是要促使外资向现代服务业流动。加快引进能为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的外资企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以产业链招商和完善产业链为依托,以苏州、无锡、南京为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加快引进服务外包企业,尤其要以苏州、无锡、南京三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基地,大力引进业务流程外包企业和知识流程外包企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积极引导外资延伸产业链,助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围绕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鼓励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特色基地的发展。鼓励外资投向高端产业,着力引进生物医药、纳米、生态环保等领域更高层次的制造业,不断延伸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传统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培育一批旗舰式高端制造业企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

大力优化外资技术结构,增强外资技术溢出效应。鼓励跨国公司与江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投资建立研发机构或中心。鼓励江苏企业更加注重引进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项目。推动江苏企业的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努力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促进内外资互动融合,增强跨国公司在江苏的前后向关联,增强其根植性,提高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并通过利用外资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整合产业链;大力引进各类投资基金,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功能性机构;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在境内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等;支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医疗卫生等领域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加大间接利用外资的力度。引导外资由成本取向转为市场和高科技取向,向产业链高端环节、研发和营销环节进入。鼓励江苏企业与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

3.以调整优化中长期区位及产业选择、创建“集群式”走出去新模式为重点,着力培育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

不断优化和调整江苏企业“走出去”的中长期区位和产业选择。从区位选择来讲,既要巩固亚洲、非洲等传统市场,也要开拓大洋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还要鼓励企业将新兴产业投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并建立研发中心。从产业选择来讲,应重点鼓励并引导交通及基础设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软件等产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应鼓励企业境外合作开发矿产、农林资源,缓解资源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制约。要进一步鼓励江苏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完善营销网络,打造品牌,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和升级。

创新和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撑体系。政府应加强政策咨询服务,制定全面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应创新财政支撑手段,设立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发展基金,提高对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应制订、贯彻和认真落实与“走出去”相关的海关、商检、金融、税务等便利政策,为企业搭建各类投资与交流合作平台。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把企业产品的加工组装、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以及产品设计开发等工序和环节延伸扩展到目标市场区,形成规模产出效应。

建立和强化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支撑体系。要加快培育有实力的、专业的、国际化程度高的投资咨询机构以及财务、法律等中介机构,为江苏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力支撑;要建立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门户网站及项目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投资环境和市场信息服务;应加快建立政策性银行为主、商业性银行分工协作的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融资支撑体系,可尝试让江苏银行等本省金融企业“走出去”,为江苏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咨询等服务,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建立江苏省服务于企业“走出去”的合作商会,致力于在“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规范自律”等方面发挥独特、实质性的作用。建立对外投资保险制度,鼓励政策性保险机构为企业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中遇到政治风险提供保险服务。

创建和创新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鼓励江苏企业通过参股、并购、契约等方式构建战略联盟,将境外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出海这种“集群式”走出去的新模式,通过抱团合作,结伴而行,打造走出去的“旗舰”,形成规模效应,增强江苏企业在海外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挥江苏“走出去”企业之间的关联、配套和协调效应,从而提高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率。

4.以体制创新、坚持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为重点,着力培育江苏开发区新优势

坚持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加快开发区发展形态创新。重点支持三类园区加快发展: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型园区发展,提升开发区创新能力。研究制订加快发展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科技创新型园区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以“专业性”研发、孵化为主的科技创新型园区。二是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提升开发区集聚能力。积极培育和建设先进制造业类、高新技术产业类、现代服务业类、区域特色类的特色产业园区。制订加快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产业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园区给予扶持奖励。三是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提升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开发区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引导更多的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发展。

搭建多重服务平台,为开发区创新提供新动力。重点支持开发区建设四个平台:一是建设科教研发平台。鼓励全省开发区与中科院、国家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院所加强联合,开放式创建更多的科教研发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建设投融资平台。鼓励开发区建立创投广场等投融资服务平台,有效集聚国内外创投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开发区内各类公益性、准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三是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开发区与世界先进科技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攻关、引进海外的成熟技术等方式,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和“走出去”步伐,提升开发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四是建设科技商务平台。建设一批为科技型企业拓展商机的商务平台,引进各类国际经贸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中介服务。

推进体制创新,为开发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在制度层面上,积极推动立法工作,促进在法律框架内明确开发区的法律地位。进一步理顺市、县政府与开发区管委会之间的事权关系。二是深化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行政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弱化开发区的政府职能,带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建设、资产运营、公共服务代理、公共工程代建等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体制外投诉、体制内监察、有效的问责和评估制度,推动网上办公、政务处理和政务公开,提高开发区管委会协调有关部门的能力,提高开发区的工作效率。

实施人才战略,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引进工程,把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高端人才作为开发区工作重点,通过企业主导、政府资助等方式,面向海内外引进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系统解决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创业生活的后顾之忧。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对开发区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要给予重点倾斜,要为创新型人才的创业和生活建立“绿色通道”。鼓励开发区设立专门服务“千人计划”的领航公司,专注于服务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