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张思来
摘要: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受到自然、社会等条件的约束。人类要得到长足并繁荣的发展,就不得不考虑自然对人的约束和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为了能在地球上生息繁衍,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守自然中的一切规则,否则我们就要面临失败。每个人都是人类的成员,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自然的承受程度,不能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本文旨在谈论马克思生态自然理论以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平衡;辩证法
1.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思想最开始起源于西方,是西方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马克斯和恩格斯的学说中理论化。所以,现代的生态自然观理论是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总体来说,生态自然观重新叙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并不是作为自然的征服者而存在,而是自然中的公民,作为与自然的共同体而存在。既然是共同体,就与自然和自然中的其他成员处于平等的关系。人类不仅要对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表现出尊重,更要对自然表现出尊重,这是人类在自然中得以长久发展的必然要求。
1.1马克思的生态自然思想
为确保自然的可持续和有序发展,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物质转化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应该在物质转化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而不被破坏。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应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建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生态原则。所以,遵照此原则,我们应该在各种活动中以爱护、善待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已经是人类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
1.2生态自然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
自然的生态观是基于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
首先,从生态本质来看,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所以,这三个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其内部而不在其外部。另外,生态自然观还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含了人、自然等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才能和谐相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这是人跟自然能够和谐发展的基石。因此,现代生态自然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放在首位,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自然观重视自然,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生态自然观承认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尊重這一法律;基于生态和自然概念的概念,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生态自然观不仅仅为人类带来观念、理解上的改变,还带来行动、实践上的改变。
从自然观到现代生态自然观,它逐渐发展和成熟,已成为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作为人类母体的自然,为人类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是自然的高级形式,而实践又会使自然的特性得到维护,在自然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使自然物也得到自身的完善。现代生态自然观对以往的哲学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融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方法论和思想观念,对不断发展的世界解决其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然后,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用理论概括人类的自然观。
总体说来,现代生态自然观就是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想去概括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在地球的状态。
2.马克思生态学对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启示
由于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在的十九世纪时期,工业文明刚刚起步,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和谐。所以,我们难以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中找到对现代生态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但是,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即使在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方法对现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指导。根据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依赖和生态影响是人与自然关系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所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必须在自然的限制范围之内;第二,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造成影响。所以,生态影响是以生态依赖为前提的,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必须不能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以此为基础,人类才能够通过改造自然,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活条件。如果忽略了这一个前提,自然就会以其自己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在此前提下,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经济发展,只向自然索取资源,而忽略生态文明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环境友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具体措施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人类在自然中更好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不仅要体现在观念上,还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去,中国只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自从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被***总书记纳入中国梦理论范畴,旨在带领中国人民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越来越美丽的新时代。***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最受欢迎的福利”,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绿水青山使得居住环境干净舒适,人们才才能安心于生产实践活动中;在优美的居住环境中,人们心情舒畅,才能够健康长寿,有动力奋力拼搏,创造出金山银山,享受金山银山带来的美好与惬意。所以,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青山绿水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享受金山银山的幸福生活。如果为追求暂时的经济发展,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而去破坏生态环境是不明智的行为,因为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冲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出发,学习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积极参与时代的大潮,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文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金清.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1):35-42+159-1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