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怎样进行概念教学

时间:2024-05-10

邹艳平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尤其是在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客观来讲,我国在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人类在某个特定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的总结,是以压缩的方式体现大量知识的手段,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对小学生来说,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对数学概念掌握不清,就无法掌握数学的实质,就不能把数学应用到实践当中。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一部分教师轻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在概念教学中出现了重计算,轻视概念;重结果,轻视过程;重书本,轻视实践。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加强概念教学,努力将概念分析透彻,使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并设法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和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在生活化情境中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活动

数学学科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并且在社会生活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因此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课程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促进他们更好地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而且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如教学比较数值大小时,教师把“3只苹果”与“5只苹果”共同呈现出来,让学生自由选择哪一堆,在毫不犹豫地选择“5只苹果”堆之后,再问一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生活化数学中真正体会到比较大小的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从中概括出新的数学概念知识。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概念时,教师可有序作出如下过程引入:首先,出示两组不同长度的四根小木棒;接着在学生注意观察下,教师把它们围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教师把长方形向其中一头拉斜,让学生观察变化后的形状,并且说一说长方形在变形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经过观察、讨论、交流和总结后,学生则能得出———两组对边的木棒长度相等,四个角却不再是直角。如此而为,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就基本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知识;最后经过老师的简要性规范和提炼,就大功告成了。在寓教于乐中水到渠成之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二、在直观性情境中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活动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认知程度较低,普遍以直观性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可谓“无能为力”。况且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概念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对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既无法规避又相当重要。如何解决这一既矛盾又艰难的教学问题呢?借助直观形象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能在以“直观”碰撞“直观”中收获实质性效果。如教学“米”概念时,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首先通过观察米尺,直观性地认识和感知“1米的长度”;接着把米尺与铅笔、课桌面长与宽以及身高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感知“1米大约长度”;然后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让学生利用米尺实际衡量一下教室、黑板等直观性物体的长、宽度,从而在手脑联动中强化对“米”这一概念的认识。那么,对于原本抽象又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该当如何呢?再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概念时:首先,激励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书本、文具盒、课桌面等长方体实物;然后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让大家观察其构造形式;接着,分别在纸盒的每个表面标明“上、下、前、后、左、右”。教师把纸盒沿着棱剪开、展开,并让学生注意在展前和展后的长方体每个面。最后提问道:“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以此引导大家把这些感性材料予以分析与综合,从而概括出长方体6个表面的总面积。在如此直观性指导下,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抓住长方体的本质性特征,并从中形成相应的概念知识。

三、正例或反例策略,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日常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主要方法有:判断、举例、变式、比较、强化、补充、扩展。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教师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可以用不同方法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学习“乘法”的概念,就是通过对各种“相同加数求和”计算的验证而理解其意义的。有时还可以提供反例,让学生比较这些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的基本属性,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揭示和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概念建立更有效。

四、、概念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错误的诊断与纠正。从理解学习的角度看,错误的诊断显然比错误的发现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错误的形成很可能就是由于建立了不正確的联系,即所谓的“过分的一般化”,把已学过的知识或方法错误地推广应用到了新的场合。而错误并不能通过简单地指明正确的做法得到纠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纠正错误,教师就应致力于清楚地去揭示“错误观念”和“正确概念”之间的矛盾,努力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冲突”,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通过新的努力自觉地纠正原先的错误。其次,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由于内在的概念网络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建构,而不可能通过外部的灌输简单地建立,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明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在明确肯定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主动建构的同时,又应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就目前的论题而言,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概念知识网络”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随着概念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为新教材改革提供了新的线索。但是,我国在概念教学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我国还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的发展创新,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文琳.数学概念教学应做到四要[J].四川教育,1999,(12).

[2]袁勰婧.新视域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我见[J].小学数学参考,2010,(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