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佟雁鹏
摘要: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并掌握身体健康知识,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现在我校的各个学科已经开始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平时生活中和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能够加强渗透,力求解决学生身边的、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和困惑。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健康的心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反之,将影响人的才能施展。可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体育对克服困难的影响
挫折和失败,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要想赢得挑战,就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如果缺少了这种能力,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大的抱负,崇高思想,在遇到困难时,均可能退缩或放弃。“愚公移山”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它却证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单靠小聪明,而用心不恒,也很难创造出有大智慧的成果来。反应资质平庸,却肯孜孜不倦的追求,将来可能会有很大的成就。现在人们地生活水平提高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活脱脱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们缺少风雨的磨练。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勇于同困难作斗争,克服困难的决心,还磨练了毅力,理智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克服了畏难情绪。
二、学校体育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适应社会就需要人际交往。因此,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某些情况下,它比智能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极。正如一位外国心理学家所说:“智能高的人常常是愚蠢的表现,现有的证据并不显示他们会比智能低的人更成功。他的生活水准亦不比其他人更令人羡慕。”体育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是不言而喻的。在体育活动比赛中,不必用言语,一个手势,一套动作,就能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不自觉地相互产生一种情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实验前比实验后的适应能力要强的多。另外,一些体育活动项目,特别是集体项目的本身就给参与者提出了必须互相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要求。了解同学,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这往往是比赛获胜的基础。所有这些都对那些情感怪癖,忧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时不是很热情的人来说,都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改善了人际关系。
三、学校体育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自信心理是一种在积极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不畏困难,敢于行动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必理素质、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很少自悲和恐惧。而自信心差的学生则做什么总是畏缩不前。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不仅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同时掌握并发展了一些体育技能技巧。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个体会以自我欣赏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于大脑,并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从而增进自信心。
四、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调节的影响
情绪是身心调节的晴雨表,是人对生活经验的一种自然反应。譬如一个人遇到害怕的事时,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与情绪反应同时发生的还有身体变化,既能获得更多的氧气,又产生更大的能力去应付眼前的紧急状态,当然过度紧张会干扰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令人丧失判断能力。适当的激发情绪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但过于剧烈的情绪反应则会干扰自己的判断能力。因此,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恰当的程度是很重要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比不常参加活动的,特别是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给学生一种乐观的态度,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更能使人自信,自强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的不良情绪得到解除。
五、學校体育对学生团结进取精神的影响
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没有哪种活动像体育这样让人频繁地品尝失败,也没有哪种活动使失败者成为如此正常和自然的结果。承受体育比赛失败结果的人,都会想到下一次,想到再努力提高,在各种活动比赛中,学生的集体意识非常强,为了一次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他们会空前的团结,为班集体争得好的荣誉,他们会忘记一些不愉快的小事,会保留一些思想上的分岐,集体凝聚力强,这正是团结进取精神的体现。经常参加比赛(活动)的学生中都有一个共识:只有通过集体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六、学校体育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
一个人如何评价是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自身思维活动和印象。自我评价依赖于知觉,有教育家曾指出:“儿童如果在承受不了身体挑战和心理上的打击,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能对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给自己的定位。可以对自我进行剖析,确立今后的奋斗目标。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强。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超越了过去“培养意志品质”的范畴,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论证和开发。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想法,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复杂性的关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以利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