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季雪蓉
摘要:小学生因为刚刚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一个不适应期,作为体育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度过这个不适应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小学生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体育教育措施,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义务教育教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体育;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被成为心理教育或者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用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主要被用于促进受教育者快速的融入群体,并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对于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则是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快速的融入我们班集体,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从身心健康两个方面入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助力,这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医学的范畴,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要分析其心理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小学生离开幼儿园,进入新的环境,他们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心中有种依恋不舍的情绪,他们的好奇心和恐惧感并存,这就是小学生总体的心理特点,那就是矛盾。各种矛盾结合在一起,他们就是敏感的、脆弱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触动他们心底的矛盾,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的疏导,他们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大。
1.小学生心理上并没有断乳
由于家庭的娇生惯养,现在小学生的心理上的断乳期被大大的拖后,比如现在网上出现的一个名词“妈宝男”,就是说的有些成年人依然没有在心理上断乳,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离开父母以后会感到不安,并且表现非常懦弱,但是他们回到家中以后就会大喊大叫,异常的跋扈,这种反意志的行为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其原因一是父母的过度溺爱。
2.小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期
任何人进入新的环境里面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进入小学之后,面对一个新的环境肯定是拘谨和害怕的,他们担心教师是否厉害,他们担心同学是不是好相处,并且他们还需要一段的时间去适应学校的新环境,时间长了,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3.小学生经常会出现厌学现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还保留着在幼儿园时期的那种喜欢游戏,喜欢玩耍的心态,但是由于我们的课程安排较紧,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比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厌学的情绪,他们认为课堂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一进入课堂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就会不愿意上学,找各种理由不进学校。
以上各种问题都是小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这些问题更为严重,对于这些,我们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心理入手,来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外在的表现,并从根本上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生才能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才能更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面对小学生,特别是那些剛刚进入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小学生在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并且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快地融入我们的班集体,才能尽快适应我们小学的教育,也才能做到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
1.利用家校联合的方式共同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有过多的依赖现象,因此离开父母之后,他们就会变得紧张,并且会变得沉默起来,整个人的心理也变得异常的敏感,可能一点点小小的刺激就会让他们全面爆发。我们体育老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体育老师所组织的活动,这样就能让孩子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他们也乐于和家长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并且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心理有所安慰,又能让他们渐渐地降低对家长的依赖;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做好联系,做到家长、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立体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建构开放式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小学体育开放性课堂的构建可以依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育回归到本质上来,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建构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模式,这个开放性的课堂模式,一定要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疏导
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他们很多同学都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小学生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不大适应所导致的,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在上课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总之,我们体育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充分分析这些小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这些心理问题的外在表征,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引导他们顺利地“断奶”,并引导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让学生在教师积极的心理疏导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臧德喜. 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实践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陈小妹,王进,颜非非. 青少年体育审美倾向与体育价值判断的关系——以浙江省青少年为例[J]. 体育科学,2014,03:29-38.
[3]赵红勤,洪丽敏.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 嘉兴学院学报,2007,06:103-1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