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摘要:以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对体育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专业的体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药卫生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确定医药卫生各专业的职业能力;确定各运动项目对应的医药卫生各专业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点确定与医疗卫生各专业职业能力相关的体育活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修订医药卫生各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高职医药卫生专业;职业能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药卫生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意义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6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6〕547号),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些变化都表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和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不才不一样,它要求更多的是应用和实践,职业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目标区别于普通高校,职业性与行业性是它的重要特征。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引向深入,归根到底是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根据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新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积极参与运动、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简而言之,体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就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体育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站学校体育学习;是高职大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最好时机和阶段。学校应该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从高职教育培养方向出发,为更好实现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具备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的能力。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行业的应用型人才。该行业的职业要求本行业人员为患者身心康复提供职业服务。体育运动本身与身心健康关系紧密,因此从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入手,以该类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对体育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专业的体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内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开展了一些研究。在针对医药卫生类专业方面,谭晓伟(2014)提出了职业为导向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戴豫(2014)阐述了基于护理专业特点优化高职健美操教学设计的研究。在整个职业教育层面,王建军(2013)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农业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必要性研究。邓礼胜(2013)说明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新与拓展。陈青(2012)系统论述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往研究有两类问题:一是结合各行业、各专业地较少;多为对整个高职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大的原则与方向,未能落实到医药卫生类专业;二是缺乏系统性。表现为有对高职医药卫生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本论文从高职医药卫生专业的體育课程教学改革入手,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其他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药卫生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确定医药卫生各专业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着,并表现在人的职业活动中。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是职业能力。因此,可以把职业能力定义为:人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在所从事的职业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情感等方面的力量,包括个人的体能、实践能力、态度、动机、经验、知识、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即职业能力是主要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身体能力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可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对医药卫生专业所属的各专业(主要包括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康复等专业)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归纳总结。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结合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点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评价方法等综合的安排,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
2.2确定各运动项目对应的医药卫生各专业职业能力
根据田麦久教授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基辅体育学院普拉托诺夫为代表的运动项目分类体系及“项群训练理论”每一类别的练习者需具备的智能及非智力因素等为基础,结合运动特征的职业能力培训价值分类。项群训练理论是以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将所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体能类和技能类,然后根据项目的体能或技能的外在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类项目分为表现唯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且现有研究对“项群训练理论”每一类别的练习者需具备的智能、非智力因素及每一类别对练习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体育学的视角下,将医药卫生专业所属的各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需求相应的运动项目
2.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点确定与医疗卫生各专业职业能力相关的体育活动
通过临床医学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确定与医疗卫生各专业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体育活动,通过临床医学专家访谈法重点考察在临床慢性病治疗与预防领域中常用的体育活动。通过文献资料法重点搜集临床医学中常用体育活动的效果与利弊。通过调查法确定各类慢性病患者起进行体育活动的感受与效果。从以上三个维度综合确定以职业能力与导向,与医疗卫生各专业职业能力相关的体育活动。
2.4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修订医药卫生各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采用问卷法了解目前医药卫生各专业体育课程情况,包括体育课程目标情况、教学内容设置情况、教学方法情况、教学评价情况、体育课程资源情况等。根据上述研究成果,采用专家访谈法对医药卫生各专业体育课程现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修改建议,编写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药卫生专业的体育课程教材。并开展教学实验,确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做好后继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由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针对性比较强和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特征,因此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应该与充分考虑所在的行业职业能力的要求,应当从职业岗位特点出发,不仅要掌握运动技能,还应该从体能、实践能力、态度、动机等方面进行锻炼和培养,掌握本专业的科学锻炼方法,重点在提高专业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及专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梁.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J]. 学校体育学,2014(33):88-54.
[2] 周智娟. 地方医药类本科院校体育课程“体医结合”模式发展的初探[J]. 学校体育学,2014(25):53-54.
[3]田洪. 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分析[J]. 学校体育学,2014(26):106-107.
[4]田龙.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77-79.
[5]辛金花.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职业性”改革的思考[J]. 学校体育学,2014(34):111-112.
[6]李贞晶. 基于职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3):53-54.
[7] 赵妤. 高职护理专业职业性化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5-19.
项目来源: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课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药卫生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03Y33
作者簡介:
陈会良,1967年生—,男,江西会昌人,本科,讲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