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摘要:利用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民族精神;培育
教育承载着培育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决定着时代与社会发展走向,也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因此,必须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到教育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确保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升华。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民族发展过程的记录和总结,利用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途径和方法。
一、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培育内容
(一)精神内容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儒家伦理传统精神。结合民族精神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又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分解为相应的两个方面培养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做事培养儒家伦理传统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待人。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有:
一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二是要让学生逐渐养成以理性为基础的正义精神,能够勇敢的伸张正义。
三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法制社会中法制意识。
(二)文化内容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文化方面,主要在于让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形成对民族精神的内化吸收,最后能够形成弘扬民族精神的自我意愿。其主要的培养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以及自强不息的品行,不断的加强自我道德品质的修养。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勇于承担精神,形成对自我和社会价值的同一价值观。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教学途径
教育是一个多维度的活动,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让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教育的场地不再局限于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想要进一步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途径进行实践。
(一)充分挖掘历史人物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往往是一些历史事件,在历史环境中,历史人物做出的决定、举动都是对民族精神的重要表达。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教师不妨可以深入的分析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
一是展开历史人物的评写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影视资料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有序的开展评写活动,让学生产生代入历史、代入任务的感觉,从而自然而然的去理解民族精神,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对历史人物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的相关言行思想,直接的撰写出来,实际上,撰写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形成了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而撰写又无疑将此加强了。
二是通过开展自由的历史人物评鉴活动,历史上有许多历史人物是饱含争议的,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由的去收集材料,多方佐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讨论会、研讨会等形式展开。
(二)在真实情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与生活是重要的两个教育阵地,而生活则是尚待开发的另一个教育战地。民族精神源自于历史,也源自于生活。想要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者不应该将教学局限于课程和教材,而应该更多的走入生活,从真情实景中帮助学生去体验民族精神、历史积淀。其主要的展开方式和途径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节日活动、参观活动、游览活动展开,现代物质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大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组织户外的教学,通过集体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墓碑、历史文化遗址等,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历史,在教学是讲解中去感触历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端庄的革命场所参加升旗儀式,在现场,学生所体验到的庄重的历史感,是课本里无法描述和感受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节假日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制作与节假日有关的物件、或者讲述故事等,中国许多传统节假日都包含了礼俗、家族观念等。
二是可以展开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旨在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
精神,如帮助别人,对人负责,关怀与分享,合作与慷慨。例如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如敬老周、关怀周还利用周会促进和加强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学校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寓道德教育于各项文体活动之中。
(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鉴于民族精神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点,根据目前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中学历史教学在培育这些精神的时候,宜选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分为创设情境,产生疑难——确定问题,引发思考——运用材料,推理论证——开展讨论,寻求答案——进行评价,深化总结。
三、结束语
民族精神既传承着历史,要延续着发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历史与时代的统一关系,还要切合实际联系教材,不能够脱离中学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重构[J],民族研究,2014年第6期
[2]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历史教学[J],2014年第5期
[3]高永久,徐亚清.在新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2013- 06.
作者简介:张丽娜 女 汉族 1985.01 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育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