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作文教学探讨

时间:2024-05-10

陈建鸿

摘要:初中作文教學就是要解决“怎样写”“写什么”的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发学生多思维形式,解决作文难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懂“如何写”

初中阶段是整个中学阶段的开始,初中生更从小学中升上来,他们追求独立的个性日益突出,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但是思想幼稚,阅历肤浅,他们有强烈求知欲,但是对人对事认识不足。这种年龄特点表现在作文中就是不会选题,不会收集素质,不会谋篇布局,不会用词。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除了初中学生的年龄原因外,还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在过去的作文课堂上,作文教学一般按照“提出写作要求—学生自由写作—教师批阅——学生订正”这四部曲。这种一成不变的作文模式,导致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下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很难调动学生作文的激情。

2.不知道“写什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但是由于初中生阅历浅,没有生活的积淀,加上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导致他们在写作中东拼西凑,内容单薄,形式单一,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缺乏深厚的感情。

二、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率的措施

在港台及一些西方国家作文训练的方式都大多数也是以命题作文为主,但是题目写作的内容很多往往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在耳闻目睹之间学生更易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解决没有东西写的难题。但是我们的初中生生活范围窄,几乎是家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对外面的世界认识有限,所以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感到内容贫乏,无从下手。所以,要解决初中生作文难的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让作文课“动”起来,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是双向的实践活动,因此,要有好的课堂效果,首先必须要解决“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教师是学生作文的领路人,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模式陈旧,很难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选择一些内容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命题来进行剖析,针对学生在写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剖析一篇问题力求解决一个问题。力求每一课有所得,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便掌握了分析命题的方法。

其次,让引导学生把握思维方面,辩证分析问题。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思路来构思,要使学生立意不落入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思维方法,学生的思维扩散了,就会文思泉涌,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青少年思想解放,喜欢标新立异,但是他们的阅历浅,看问题肤浅,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反映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分辨能力提高了,就会对材料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发表评论,必然能够抓住要领,褒贬得当,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

再次,改变“一言堂”的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模式,从作文的命题开始,教师不要限定一个固定的题目,但可以出命题的范围,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来进行作文,在开始作文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文章的构思,结构安排,表现手法,素材的采用等。经过讨论,学生对于写作的思路更清晰了,对其中的技巧和运用的手法都具有了深刻的认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范文,结合同类型的范文进行写作技巧的剖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文章的写作技巧。达到有效迁移内化为自身写作能力的目标,在这样的环节,学生能够将分析理解和技巧融合为一体。

2.内外兼修,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研究表明,学校培养人才的途径无非有三:一是课堂引导;二是课外引领,古今中午,上下五千年,从科普、传记、文学作品中吸收知识;三是从课外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通过课外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来培育。实际上归纳起来就是课堂内外双管齐培养人才。这一方法同样也适用在作文教学中,解决“写什么”的难题。

(1)校内活动。校内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活动。“听”是指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一些有意义的影视节目,学生只有多听才能集思广益,启迪思维。“说”主要指要开口说话,包括有的学校的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比赛等学习活动,学生演讲说话要内容丰富,必修在活动前充分做足功课,比如上网搜查资料,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等,在这个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读”就是阅读,无数事实证明,要写好作文,必修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文献都是写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只有从古人中吸取营养才能促使我们茁壮地成长。“写”就是写作训练,如果说阅读是有了素材,那么写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写作过程包括对素材的构思和对素材的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最有价值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写作训练包括每周两节的作文课,也包括平时的片段写作训练。通过校内的听说读写活动,可以慢慢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2)课外引领。深入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一般疏于对事物的观察,对事件的思考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缺乏对生活的真切的感受,这造成了他们笔下的作文干涩无味。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有寝室中同学之间相处的方式,同一宿舍同学的有什么性格特点,在相处之中又有的什么摩擦,最后,同学之间的摩擦又是怎么解决等,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下来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眼光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对家乡的变迁,家庭的改善,人民的生活观念的改变等,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提炼出有深意、有价值的素材内容,写作文的时候才能以小见大,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

总之,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内时间,在校内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通过拓展课外的资源和组织课外的活动,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继明.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陆良荣.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有效加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5(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