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甘肃省临潭县洮滨镇总寨中心小学 赵彦平
为了满足教育界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锻炼思维。只学习语文课本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维层次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小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尚不健全,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相对简单。在面对一件事物时,小学生的主观因素往往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小学生更加注重感官上的感受,很少能够对一件事物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而语文学习的内容也是如此,对于那些图像化的、直观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那些概括化、抽象化的原理和理论,小学生在理解上则会比较困难。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充分思考。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灵活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材料,比如,在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比较直观的图片形式,而在讲解学生能够轻易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应当适当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加大学生的思考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行动上比较调皮,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面也比较跳跃。小学生没有接受系统完整的教育,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且有逻辑的思维体系,因此,小学生的思维通常是没有条理的。另外,小学生刚刚开始认识世界,对许多新鲜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与兴奋,但小学生通常没有耐性,对一件事物的关注度并不会持续很久,也就导致小学生的思维极容易从一件事物迅速跳跃到另一件事物上去。这种跳跃性思维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活跃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学生对一件事物理解不到位、不深入,从而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这方面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有限,教师仅仅讲解课本内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课本展示的内容是有限的,语文的世界是无限的,教师应当以课本内容为基点,向各个方面发散,带领学生学习更多、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教师应当多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教师应当在课上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水平。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比如给学生播放视频或音乐,创造一种浪漫优美的意境,让学生用心感受,进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沟通。教师应当了解并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教师还应当多让学生在小组中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灵感火花,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求同存异”的意义,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语文课堂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应当创设一种让学生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有与众不同的勇气,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思维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对语文的感悟力也会提高,从而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发散性的问题思考,同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想法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