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学 魏雪荣
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是学生的“天地”,必须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舞台。如此的教学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学习中迸发思维的灵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探究。笔者认为,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我们要把握高度、宽度与深度,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生龙活虎,充满活力与生机。
教学问题是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与纽带。高质量的合作探究课堂,首先必须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问题,如此才能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认知感受,才能让学生在独立与集体思考中了解更多可以表述利用的切入点,获得学习的灵感与顿悟,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破解问题的对策。我们可以依据合作学习的需要,从教学问题设置着手,多让学生深度研读课文与交流,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利用语言。我们可以结合当前课文的内容,如对《丁香结》这篇课文的教学,就能运用这种方法。笔者在教学时结合课文提出 “丁香结”这三个字带给我们很多想象的语句,设置如下的问题:(1)你见过丁香结吗?它是什么样的?(2)课文中所讲的室外三棵白丁香又是什么模样?(3)对古人所讲的“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你是怎么理解的?(4)作者是怎么解开“丁香结”这个说法的呢?……这些问题的设置是拾级而上的,从易到难的,能充分展示作者在文中表述的意图,能让每个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笔者认为,教学问题的设置必须结合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需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品读时空,让他们根据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考。设置的问题应在体现“高度”的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带着有效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合作学习语文是立足于学生群体基础上的交流与互动,是为帮助学生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取长补短,从而提升他们个体的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帮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从他们的认知差异出发,给他们足够的互相切磋与对话的时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中来,都能“放心”地“说一说”。合作学习的对象应该是广泛的,这样才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和学生的思考。
我们可通过多元化合作对象来激活语文教学,从而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深层次的语文感知。如对《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笔者根据课文中这样一句话“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启引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多多提出设想,多融入到小组合作中进行对话、交流。笔者建议学生在朗读中开展合作,深度品味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热爱,感受浓浓的情怀。同时,笔者又建议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要求他们紧扣 “鸟儿歌唱,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和“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这两句话开展交流、讨论,帮助他们从合作中找到对应的表达话题和内容。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交流、对话中能针对个体的感想与思考大胆地提出设想,能紧扣课文进行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倾诉。
多给各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机会,能有效促进他们在其中表达个体的认知,能使教学互动更具广度。我们可以建议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从课文中摘筛对应的词汇,引导他们根据个人的感思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沟通,丰富他们的自我认识体验。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职责,因此,互动探究要必备“深度”,实施因材施教。第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同时给学生自组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合作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引导他们在探究中相互帮助与学习。第二,教师必须深入,在学生遇到“瓶颈”时给予指导,鼓励他们利用逆向思考的方法开展深度交流,鼓励他们进行提炼与总结。第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考与观点,鼓励他们相互争辩,让他们在切磋中强化正确的认知。第四,密切关注学生的“高见”,用开放式的思维导图引导他们深度探究,让他们在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积极融入语文问题探究之中提出个体的意见,激发他们逐步走出“本本主义”的禁锢。只有这样立足于学生的相互探究,彰显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实施认知切磋,才能让所有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进步。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才能充分凸显生本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生命发展的意义。教师利用各种有价值的语文问题作为切入点,突出语文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更多的、有效的语文学习参与中畅所欲言,增添语文教学的活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情怀,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和新鲜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