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古诗文,赏语言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美育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焦开慧

语文教师要注意从美育角度出发进行古诗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和母语的责任,促进母语教育审美化,突出民族特质。

一、加强古诗诵读,品味音乐美

在对古诗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古诗具备明显的音乐美,这是古诗的鲜明特征,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明显标志。对古诗的音乐美进行细细品味,有助于促进古诗和美育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母语语言之美,产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古诗音乐美进行体会和把握,需要通过吟咏诵读这种方式来实现,这种方法除了能让学生把握好古诗的音乐美,还能带领学生步入古诗所营造的意境中,在身临其境中提高理解层次。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听和吟咏诵读结合起来,先让学生认真聆听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或者是聆听配乐朗读的录音材料,在细致聆听中初步感受古诗节奏与韵律美,接下来,则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古诗的吟咏诵读中,亲身体验古诗的音乐美。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手段,指导学生一边欣赏教师的示范朗读,一边标出诗的节奏以及韵脚,然后在配乐诗朗诵中获得美的感受与良好体验,陶冶学生情操,落实美育。

二、创设直观情境,品味意境美

古诗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赘述,但是却用非常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丰富的意境,可以带给人良好的审美体验。对古诗的意境美进行分析,是古诗教学和美育整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审美视角出发进行古诗意境美的分析和把握,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审美素质。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不完善,对过于抽象的语言文字往往无法实现深入准确的理解,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很容易给实际教学带来阻碍。于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学习规律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展示古诗所营造的情境和表现的意境,在帮助学生领略意境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积极收集庐山瀑布的相关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然后通过恰当的剪辑整合形成课件,在教学中为学生直观展示,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含义,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真正融入作者所营造情境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意境美体验除了可以让学生感受母语之美,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思考和挖掘,确保审美教育的落实效果。

三、赏析经典词句,品味语言美

母语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母语语言的艺术和魅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从语言美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古诗中的诗句进行认真鉴赏和分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语言表达中哪些字词用得好,究竟好在哪里,借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让学生在词句研究中把握古诗语言,推动美育的深入落实。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拿出这首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让学生分析哪个字用得好,究竟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发现“绿”这个字运用得非常巧妙,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变成了一个动词,真正把这首诗写活了,写出了春风吹绿了江南两岸,促进了大地复苏,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如果把这个字替换成其他的文字,则不能获得这样的效果,这正是古诗语言美的一个表现。正是有了精确的语言运用才有了如此经典的古诗句。

学习母语并不是单纯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还是深入挖掘文明文化、内涵品位、内在精神的过程。要对学生的语言艺术进行培养和熏陶,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出发剖析母语的内在价值以及文化精神。古诗为学生提供了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对古诗中的语言进行细细欣赏和阅读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中国风·母语美”的教学主张,促进古诗教学和美育的结合,在二者的融合渗透中为学生搭建综合平台,促进学生审美创造素质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