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部编版教材东风,乘风破浪——浅谈低年级智慧型写话初探

时间:2024-05-10

苏州市太仓市高新区第二小学 孔 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应该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的写话教学,结合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挖掘文本中的写话资源,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学会写话。那么如何去挖掘写话资源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三点感受。

一、体会情感,撬动写话的源泉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故事”为主题,通过品读不同的文章,初步感悟文章的情感。《一封信》的主人公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故事,表达了真挚、温暖的亲情。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班级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来自务工家庭的孩子。为了生计,很多父母都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本篇课文,学生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通过给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为抒写自己对父母的爱做好了铺垫。我从两个方面入手:

1.细读文本,悟亲情

书信,对二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这篇课文中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书信这一实用文体对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过多的了解。在执教这一课时,我结合语文书课后第二题,重点让学生品读课文,画出两封信的内容,由此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一封信内容时,细读文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对低年段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用边读边圈画关键词的阅读方法,去找一找“在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如何?”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冷清”“总是”等词语。想象爸爸不在家时,露西和妈妈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升华文本,学生一下子明白,为什么有了第二封信。两封信的内容差不多,但表达的方式不同,看信人的心情就不同了。

2.升华文本,写亲情

一份小小的书信,寄托着家人之间爱的纽带。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体会,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在快学完这篇课文时,我反问学生:“同学们,平时你们也有遇到像露西这样爸爸或妈妈不在身边的问题吗?你们是怎么做呢?”学生一下子讨论了起来,班里的雅妍小朋友眼泪都掉下来了,原来她的爸爸正在外面出差,一个星期没回来了。孩子想爸爸了,边哭边仰起脸看着我:“老师,我不哭,不能让爸爸知道我难受。我也要像露西那样,不能让爸爸担心。爸爸赚钱很辛苦!”二年级的孩子,情感如此细腻,我想这就是文本所传达的内涵吧!

于是,我紧随其后出示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的格式和内容,配上音乐。拿起手中的笔,我们也来给爸爸妈妈写写你的心里话吧!这堂课给予孩子的是心灵的碰撞,借助部编版教材,去寻找学生写话的源泉是我们教师不断修炼的过程,没有不会写的学生,只是我们还没有撬动学生的情感点。

二、体验活动,蕴藏写话的灵感

学生的写话可以借助文本开发,与学生平时生活的体验相结合。部编版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识字单元,它的主题是“优秀传统文化”。一篇篇识字文,就像一幅幅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视觉、味觉等方面,紧紧地锁住了二年级学生的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授课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学校生源的特殊性,90%的学生都是外来人口。微课弥补了一些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上这一课时,有个学生因生病在老家养病没能来上课。那么这样的一节识字课《中国美食》,如何通过网络让学生喜欢又感兴趣呢?

1.寻照片,忆美食

学校每年的11月11日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百川美食节”,这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来自五湖四海的家长,做出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在学校进行展示、品尝。以前无意拍下的一张张美食画面,成了我这节课的亮丽风景前奏。因为孩子们都亲身经历过活动,虽然我和孩子隔着屏幕,不能像在课堂教学中那样畅所欲言,但通过网络,孩子们可以一下子回忆起在学校的快乐时光。

作为教师,我们希冀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课堂,我想这样的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2.制作美食,写美食

这是一篇简单的识字课文,配上一幅幅精美的美食图画,简单易懂。其实,对在家的学生,我们不仅仅可以在家学习知识,还可以去尝试着做一做自己家乡的美食。于是临下课时,我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和爸爸或妈妈一起制作一道美食,写写自己做美食的感受。这样既可以了解自己家乡的美食,又能增进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班级里这个生病的孩子老家在湖北,他们家住在山上,正好学到了这篇课文。孩子和家长就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当天上山拔了几个竹笋回来炒肉丝。从洗菜、切菜,到最后的炒,孩子都是亲力亲为,家长在旁边辅助孩子。家长、孩子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有所体验,所以学生有话可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写话教学不能为了写而写,有时可以依托文本,充分挖掘可以体验的活动,也许孩子写话的灵感就会自然迸发。

三、体悟图意,丰富写话的语言

低年级阶段都是看图写话,例如,之前教写小动物的片段,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描写动物时可以抓住外形、动作等方面,然而,学生虽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去写的,但是语言却始终平淡无奇,读起来真是索然无味。为什么会这样呢?思忖良久,我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词汇储备极其有限,只教方法的策略对他们并不可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也是一篇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在进行“猫来了”的写话练习时,我就进行了新的尝试。

1.编一编,确定主线

这是一篇看图写话,画面中“一只调皮的小老鼠玩着电脑,突然屏幕上跳出了一只凶猛的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组织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续编故事。然后经过小组讲述、集体评比的方式,我们选出了“最佳剧情”:小老鼠被吓了一跳,赶忙逃进了橱柜,在里面发现了一只纸箱,他用纸箱罩住了电脑,把箱子连同电脑扔了出去。小老鼠把事情告诉了妈妈,才知道这是虚惊一场。

这样的情节对低年级的孩子是略微曲折的,为了便于记忆和再加工,我把故事的梗概板书出来:吓——逃——躲——想——罩——扔——告诉。

2.议一议,丰富情节

一棵树如果只有枝干没有树叶,一定是死气沉沉的。同理,一则故事只有简单的情节,肯定也是了无生趣的。为了丰富故事内容,我抓住动词进行了一番追问:“小老鼠被吓得怎么样呢?”我把孩子们讲到的好词逐个板书在“吓”字下面。以此类推,原本的动词链上“生发”出了不少好词,使一棵光秃秃的“树”顿时枝繁叶茂了。

一般来说,人是先会说,后会写,说是写的基础。为了将主干与细节进一步地内化于孩子的内心,我组织了小组讲故事活动,学生四人一组,按照规定的情节,选用好词来讲述故事,评选出组内的“故事大王”。为了拓宽孩子的思维,在班内PK 的环节中,我提出新的要求——增减情节,体现新意。

3.写一写,华丽转身

充分的练说使得书面表达变得水到渠成。为了让学生的语言更加规范,我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学写话。同时,复习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和格式。学生奋笔疾书,看着一篇篇文从字顺的文章,我备感欣慰。相较于他们之前写的文章,这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真是一次美好的蜕变。

当学生能力有限时,我们更多的帮助是必要的。就如孩子蹒跚学步,刚开始需要大人的搀扶,待他有了足够的能力,必会挣脱束缚健步如飞!作为教师,让我们借助部编版教材的东风,进行低年级智慧型写话的实践,为学生打下写话的基础,一起乘风破浪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