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郭 蓓
小学作文涉及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力等多方面的检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经验的积累离不开生活实际,离不开同伴间的经验分享。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者必须积极探索全新的作文教学路径,这样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不正之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当下,除了课上学习,很多家长还会额外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如奥数班、作文班、英语班,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一上写作课,立刻思维僵化,完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即使写出一篇作文,也是生拉硬拽、东拼西凑,既无文采,也无情感。因此,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动笔前开拓学生思维,在互动中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为例。习作要求如下:(1)能够运用简洁、清楚的语言介绍最喜欢的某种植物;(2)从多个感官角度描绘植物;(3)具体描写对植物的观察以及感受;(4)必须写出植物的特征,如外形、气味、颜色或其他特点。学生动笔前,教师先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什么植物,而且最好是能够天天看到的。接着,教师和学生继续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这篇作文应该如何描写才能既直观又生动。有学生认为:“既然题目是‘我的植物朋友’,那么可以从拟人的角度描写植物,用写人的方式来写物。”有的学生则表示:“既然描写植物,那么一定要写出植物的与众不同,比如仙人掌的刺。而且,还需要符合植物的本来特性,这样才能写出直观性。”在和谐的互动氛围中,学生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多写作思路。
作文课上,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范本进行模仿,而是需要引导学生表达自我,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写作空间。大家相互分享写作经验,获得启示,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开拓学生思路,还要注重方法指导。在早期的作文课堂上,教师常常不按文体分类、不拘风格给学生一篇或者多篇范文,让学生犹如邯郸学步般照搬套路。但这种教学模式真的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吗?答案是否定的。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更是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活动。仅凭模仿,永远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教师需要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时间顺序细致描写了大潮景观。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时间顺序可否应用于所有文章?很快,学生给出了否定答案。的确,时间顺序多数运用在写景类文章中,这样描写能够让人清晰地抓住文章脉络。但对于其他类型的文章并不合适。此时,学生掌握了第一个写作方法,即根据描述对象以及文章类型选择写作顺序。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看看作者的语言有哪些特别之处,是否有运用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又是如何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观潮》的文字细腻生动,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潮来临前后的景象。有学生则注意到,作者的文章中运用了很多形容词、四字词语,这些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通过这一轮分析,学生再次掌握了提高作文语言细腻性的方法,即增加修辞、丰富词汇。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能只给学生提供几篇素材进行模仿,而是需要带领学生深入、细致地分析作者为何这样描写,这样写为什么大家都爱看,哪儿最吸引读者。在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尝试模仿写作,取长补短,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优秀的写作表达方法,才能写出独树一帜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具备“读写结合”的理念。在早期的作文课上,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认识作文能力和阅读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俗语、诗词,还能学习到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丰富知识见闻。
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后,教师可以开展随堂练习:其一,创新思路。教师可要求学生换位思考,假设你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应该如何提高火柴销量、渡过这一难关?其二,补白。文章并未提到小女孩的家庭和亲人,因此可以试着写写小女孩的童年经历。其三,立足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读后感,必须写出真情实意。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所得,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一举两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将得到质的飞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