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寓言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郁 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教学语言文字运用上面。换句话说,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努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真正贯彻落实课标精神。

一、正视现在

1.忽视寓言的背景

纵观现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大多选自《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以及我国古代典籍《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这些故事的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知识库。如果将这些寓言背景知识和信息资料用于小学寓言教学中,适时、恰当地介绍寓言的相关背景,可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其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2.忽视寓言的整体性

寓言故事虽然短小,但是情节之间联系性很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有教师忽视寓言的整体性。分层分段的教学虽然厘清了层次,但是也使寓言变得分崩离析。试想,如果整堂语文课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梳理故事情节、揭示故事寓意”这两方面来教学,其余都是一些简单的一问一答和朗读,那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3.忽视寓言的工具性

语文课堂教授的寓言故事,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的,就不再仅仅是讲故事、说道理而已了,它们本身已经被赋予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意义。寓言中往往包含着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果能利用寓言的特点,让孩子尽情地读、演,那他们对寓言的寓意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传统的教学却偏重于理解单纯的寓意,这对发展孩子的语用能力是有阻碍作用的。

二、展望未来

自古以来,中外不少学者对寓言这一文体存在较大争议。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他对于小学生学习寓言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寓言中有“坏心术”;中国老一辈文化作家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学术界虽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但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寓言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如何让学生对寓言的解读更到位、理解更深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教学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寓言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对于文体的意识,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重视品味语言

如在教学《寒号鸟》第二课时时,我按照季节变化将课文划分了三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学习第2 至4 自然段”。我重点指导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通过品读语言,读出各自的心情和语气。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明白寒号鸟才是真的“傻”,它目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享乐,不知为将来早做打算,是个真正的傻瓜。第二部分是“学习第5 至7 自然段”。这一部分的教学,我重点抓住了“冻得直打哆嗦”这个词组,通过让学生做动作来感受寒冷,同时对此进行仿说练习,接着,引导学生将两次劝说进行对比,明确第二次劝比第一次更加诚心诚意,进一步体会寒号鸟“不听劝告”,通过朗读寒号鸟的话,理解“得过且过”这个词语。第三部分是“学习第8 至9 自然段”。我抓住“冷得像冰窖”,引导学生明白这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说明冷,然后让学生猜想寒号鸟的心理,联系开始时寒号鸟的表现,从整体上把握寒号鸟的心理变化,点明悔恨来得太晚了,只留下悲哀的结局。

2.重视理性思维

寓言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寓言课堂教学有助于转化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通常会采取“讲寓言、背寓意”这种生硬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有效的做法应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寓言背景知识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其理性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寓言的学习对于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存在困难的。根据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乌鸦喝水》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的背景“一只乌鸦口渴了”,在一、二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到处”一词来理解乌鸦非常口渴,并播放乌鸦找水的动画进一步体会乌鸦找到水的不容易。正当学生为乌鸦找到水而松了一口气之时,顺势出示图片——一个瓶子和一堆小石子,提出问题:“乌鸦正为找到水而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圈圈画画找到答案。出示文章中“喝不到水”这个句子并划出来,利用课文中鲜艳、生动的插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得出“瓶子里水不多,瓶子口小,乌鸦嘴大”等原因,此时课件出示:怎么办?教师可采用激将法:“算了,算了,喝不着,还是走吧!”激起学生的感情,联系生活实际帮乌鸦想想办法。当孩子们帮乌鸦想了许多办法,教师再带领学生回到原文:那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起来,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乌鸦喝到水的动画。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孩子置身于寓言之中,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理性思维能力。

3.重视拓展延伸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丢掉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理解字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字词。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设置了问题:“假如种田人是你的邻居,你想怎样劝他?”这个问题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顺势继续提问:“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的感受。”这个问题让学生谈有点难度,我通过课件展示以下场景描写:①考试时有学生偷看同桌试卷;②小偷盗窃财物;③打麻将赌博成瘾等,以便让学生领会不劳而获的含义,还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两个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延伸了寓言本身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真正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意义。

总而言之,小学寓言教学要立足语用,以学生的言语发展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让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使其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