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解疑与质疑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1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园路小学 牛文晶

在教育领域,每位教师对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趋势都有着清晰的认知,教师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如何做到呢?教师想要做好教学主体地位的转变,需要做好培养学生解疑与质疑能力的工作,使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思考,增强课堂参与度。

一、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情境,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主体为教师,而教师本身及所讲解的知识也被学生当作了权威,学生认为最具科学性及教育意义的书籍也是课本。一般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有疑惑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老师讲解的这道题怎么有些不对?不可能吧。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有不自觉的“盲从”“盲信”心理。对此,教师需认清教育的本质—这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期间可以有效借助新式的多媒体工具,让学生能够更自主地去思索学习问题,并且敢于质疑。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合理设置使学生对于教材的知识更具积极性,在积极思考中培养质疑意识。比如在部编人教版《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便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课前寻找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然后在课前播放,通过视听结合为学生们营造一种热血激昂的氛围,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五壮士为什么故意将自身行动暴露给敌人”“为什么五壮士义无反顾地跳下悬崖呢”等问题。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给学生设置一些相应的教学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既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还能通过精巧的问题设置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跟随着教师教学重心,也有利于教学氛围的塑造。比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其中有“漾起波纹”这样的话语,教师便可以就此展开问题——这个词的意思是荡漾起微小的波浪,而叶子不是波浪,文章中为什么这样写呢?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思考,让学生敢于质疑,在此过程中还能教会学生一些修辞手法。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这样才是提升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且,质疑的过程中需要讲究方法,不是追求一堆问题的提出,而应讲究问题的质量。教师应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质疑问题自主思考、解决。那么,如何追求质疑问题的质量呢?本人认为应是有深度及广度的问题方为高质量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接近寻找的答案即为深度,而所提问题的范围不局限于所教学知识范围即为广度。比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认为应该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质疑,其中应包括一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以理解、不易想到的内容。比如这篇文章只是在写钓鱼吗?它究竟想表达什么想法呢?文章中父母带着子女去钓鱼,想告诉子女什么?教师通过这些对现阶段学生颇具深度的问题使学生联想、思考,提升质疑质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三、全面培养学生解疑能力

《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思想在我们的教学观念中长居不下,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教师。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知识的丰富化,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单一依赖教师解决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学生需求。教师应该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拥有更强、更全面的解疑能力,使学生对学习中遇见的问题自主尝试解决,在日常学习中具备独立解疑的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不会过度依赖于教师,学会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在全面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方面,教师不仅需教会学生正确、技巧性的解疑方法,更需让学生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式,使之共同进步。其次,最需要引导学生的便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出质疑,闰土不过是一名农村少年,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稀奇事呢?这个故事中能够发现闰土的哪些特点?……如果学生所提出的这些质疑都只能找教师解决,那么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自主搜索资料,对不懂的知识进行比对解疑,或者可通过小组交流互动解决,仍有不懂的再通过教师解疑。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解疑与质疑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培养质疑能力,使学生避免对教师教学盲从、盲信,能够勇于质疑,提升其自主思考能力;培养解疑能力,使学生避免过度依赖教师,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