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 章肃宽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能解决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问题。有效合理的提问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备课时,教师没有重视到提问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关注提问—或是没能将提问当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出发统筹设计;或是课上提问浮于表面,蜻蜓点水;亦或是无头无序,随意提问,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答得不明不白。

1.课前提问无设计,随意性大

课上,教师的提问带着一副“导游”架势,领着学生“遨游”,教师一手搭建课堂地图,为了问而问,为了完成问而问,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没能兼顾学情,抑制了学生对课文的自主理解和发散想象。这样的提问是不合适的。

2.课上未关注学生,主观性强

有时教师精心设计了提问,但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实况,问题往往会不再合适甚至“失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么“强行提问”,硬是把课堂往回拽,继续回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要么乱了阵脚,不能随机应变。提问缺少灵活性,预设方案思路少,角度小,都会让提问因为充满不确定性因素而出现问题。

3.课上不灵活应变,灵活性差

精彩的课堂要带给学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思考和影响。语文课堂提问要重视延展性,一堂课结束,问题也跟着结束。日复一日,提问质量无实质性进步。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有的放矢设问题,于无声处渗透目标

详尽地备课,是语文课上好的必要条件。备课时制定符合课标的教学目标,是语文课上好的前提。设计问题要做到“有的放矢”。这里“的”是教学目标,“矢”是提问,是用来击破教学重难点的最好武器。

利用提问来启发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教师的问题需要贴合文本及教学目标,让学生觉得是课文在问,作者在问,于无声处渗透了教学目标。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课,我发现“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感受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课堂推进的好抓手,如何设计问题来解决重难点,是我在备课前就重点考虑的。结合文本特点和单元计划,我最终确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看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读对话,你听到了什么?”“找细节,你品到了什么?”“拓展比较,你悟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形式贯穿教学,让学生深入文本,多角度感受文本的神奇之处,积极探索,真正领会不同人物的内在精神,最终读懂读透这篇神话。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检验教学进展程度,利用好“答”这个窗口,关心学生学习动态,查看目标完成进度和程度,以此为参考,继续进行教学安排,调整教学策略。

2.析学情动态跟踪,合情理评价回答

语文课堂充满各种变量——学生认知水平的千差万别、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新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小插曲……如此种种,都在不停地影响着课堂的走向。对于提问来说,课前再多的预设都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守着课前预设来“套”学生课上的回答,这样就上“死”了。关于提问,我们需要“析学情动态跟踪,合情理评价回答”。

析学情动态跟踪分两步走,一是充分了解学生,教学才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孙双江老师执教的《四季之美》对我很有启发,重点自然是带领学生充分诵读课文,通过指定阅读、推荐阅读和帮助阅读,既启发学生自主读好课文的方法,又摸清班级学生朗读水平,可谓是“一石二鸟”;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回答,预设问题答案不从教师想要的答案出发,从学生可能如何回答进行考虑。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听学生回答,只有当我们用心听好学生的回答,才可以做出合情合理,有建设性的评价。同时,当学生感觉自己的回答被老师重视,让老师也在思考时,那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回答质量也就提高了。此时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3.由扶到放勤尝试,步步推进会提问

我觉得语文课堂上提问的主体更主要是学生,课堂提问要围绕学生进行设计,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学习中,逐步掌握提问方法,做提问的主人。课堂提问,教师由扶到放,让学生逐步了解提问方法,再通过鼓励,让学生尝试提问,自主寻找答案,真正学会“学”“问”。

聆听王崧舟老师执教《墨梅》时,王老师教学生提问的环节让人印象深刻——“王冕的墨梅美吗?”先充分带领学生感受画中梅花的清新淡雅,然后话锋一转:“我们平时看到的梅花是怎样的?”学生分享生活经验。然后再问:“那再看《墨梅》,你们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呢?”一个环节三个问题,带学生一步步走进诗歌。最后一个问题自然引出了学生提问——王冕画梅花为什么要用淡墨色?放手让学生自由回答,结合教师补充资料,理解诗人内心世界。这一教学设计的中心问题,恰是王崧舟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再自主回答,步步推进,自然地指导学生自学。

4.善于回顾续跟踪,拓展延伸求升华

课上提问像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种子选的再好,也需园丁在播下后付出心血培育,才能开花结果。提问也一样,精心设计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后保持持续关注和跟踪,让提问的影响真正深远。

执教三年级《搭船的鸟》,我体会到了跟踪问题进展的意义和作用。课文展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画面,学生被诗一样的语言打动,我在课将要结束时顺势提问——诗一样的语言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你们说说看,诗意的语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课堂上时间比较紧,学生回答得七零八落,说不到点子上。课后我将这个临时起意的提问忘得一干二净。几个星期后,教学到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三首诗都是写景的,我想起那个关于“诗意语言感受美”的提问,再次向学生提起,他们没有忘记,有几位的回答明显是课后思考一番而得出自己的理解。我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结合习作,和学生再次讨论写作时如何让语言充满诗意,充满美,效果很好。有计划地跟踪和延伸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真正内化和升华文本中蕴含的知识和精神含义,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提问意蕴无穷。

“问”是催化剂,加速学生和课堂的反应,帮助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问”是亮灯塔,指引学生拨开重重迷雾,直抵语文真谛;“问”是万花筒,让学生看到万千世界,内化语文各项知识并获得美的感受。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由问引路,于问延伸”,让提问帮助语文课堂实现新的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