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合作共同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时间:2024-05-10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长山镇那嘎岱学校 杨晓彬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需要教师长期探索的问题。通过运用合作共同体,将一个整体划分成不同的部分,更利于学生相互协作,在合作中吸收其他同学的经验,在交流中探索知识,继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怎样运用合作共同体开展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展开探讨:

一、划分小组,科学组建合作共同体

想要运用合作共同体引导学生,科学分组是基础。由于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累积性、广域性等特征,成长环境不同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免会有所差异。为保证分组的科学性,教师需要综合语文学科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语文基础、学生个体能力、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分析,科学分组构建合作共同体,以达到合理分工、以优带差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竹节人》一课时,需要先了解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体情况,综合分析后组建合作共同体。在本节课中,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生字词之外,还需要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读懂“我”因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结合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确定目标之后,我开始分析学生个体情况,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学生擅长阅读,有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有的学生虽然很聪明但是很抵触学习语文知识……于是,我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划分小组。由于本堂课需要学生结合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于是我将班级中擅长阅读的几名学生分散到不同的小组中,让这些同学带动小组阅读。通过这样的方法,合作共同体得以构建。在小组中性格外向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带领下,一同开始学习“我”和竹节人的故事。在生生相互影响中,即使原本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开始探索语文知识,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课堂探究,巧妙运用合作共同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合作共同体,更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能力。鉴于小学生已经具备自己的想法和意识,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设置内容探索、阅读、写作等课堂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共同体的基础上探究学习,以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例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赵州桥的结构比较感兴趣,于是顺势引导学生结合“赵州桥的特点”这一主题,要求学生以合作共同体为基础,一同分析探究。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滚动播放赵州桥的图片,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情境。学生在图片的影响下开始观察,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阅读。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开始主动在组内分析探讨。讨论完毕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讨论的结果发表见解。有的学生说:赵州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有的学生指出:赵州桥具有雄伟、坚固、美观等特点。有的学生提出:赵州桥的设计具有创新性,采用这种方式建设可以节约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然后,我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得出赵州桥的特点。通过采用合作共同体探究的方式,更利于生生间交流,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实践活动,发挥合作共同体优势

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小学语文这种语言学科也不例外。但在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通过融入合作共同体,集聚大家的智慧,才更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绽放出耀眼的火花。

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小马过河》一课中小马遇到困难的内容导入本次实践活动。紧接着提出: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可以得到别人帮助,那么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今天我们一同学习如何请人帮忙。然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出多种多样需要帮忙的情境,要求学生与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一同探究请人帮忙的办法。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礼貌用语,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生生合作,鼓励学生自己设定需要帮忙的问题,并结合问题设定“请你帮个忙”的交际对话。然后,组织学生以合作共同体为单位,一同沟通,并将结果以对话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共同体开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学生能力和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定能形成合力,让合作共同体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