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绿洲完全小学 戚生鹏 李建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是学校开展教育模式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学校想要实现自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使用一定的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施,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中小学生的心理复杂性决定了学校在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还需要把这些途径还有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运行系统。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可以说是一个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每个老师都参与进来,从而使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的教育人。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下面几点。首先老师要具备相应的教育意识,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其次老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素材,并加以利用,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每个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学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艺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美感。最后老师还要为学生营造相关的情境,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同时老师还要抓住学科的特点,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不过他们的主体都是学生,所以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心理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也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区别,但因其活动对象都是学生,其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相关的健康教育理论还有方法,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它们两个之间不能相互取代。
课外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思想活动,如班会。二是兴趣活动,如小组活动。三是文娱活动,像公益活动等。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就可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自己的社交和创新等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是指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如一些讲座,报刊,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环境,它可以让里面的个体不自觉地进入相关的心理系统中,从而成为个体自己的心理特征。所以学校在进行相关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给每个学生都创造成功的机会,最终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普遍的看法中,心理基础教育课程只是一门活动的课程,是通过一些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而我们认为,想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是和活动离不开的,但是只理解为活动是片面的。所以除此之外,心理的科学知识是正确认识人的心理,提高人的心理行为的自觉性、保证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当包括学科课程。当然,就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也应当以活动课程为主。在进行相关的活动之前,老师要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第一,它是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活动,它的系统性很强。第二,它的侧重点在于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第三,它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活动实施能力。只有老师抓住了相对应的特点,才能够定时定点地开展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1)个别同学的咨询与辅导
它是指辅导老师对个别的学生进行心理帮助,一般包括接纳、诊断、干预、随访四个过程。
(2)学生团体的咨询与辅导
团体咨询和辅导一般是老师进行参与,团队成员一起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相关的人际互动,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它主要的阶段就是定向阶段、冲突阶段、凝聚阶段、成效阶段、巩固阶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受社会、家庭的制约,所以只是学生进行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体系,才可以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一定要及时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只有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去影响学生,学生才可以获得成长。其次,老师要挖掘社区的资源,建立相关的活动基地,发挥信息媒体的作用。最后,要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起一个通道,老师可以进行家访,进行家校的沟通,也可以由三者共同建立起一个委员会,定期地召开会议,共同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基本的、中心的、支持性的途径,可以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系统。所以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三种途径进行相互补充,不要因为强调一条路径就忽略了另外一条途径,这样是很不正确的,而且也不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