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文化旅游区沁春路小学 何曼曼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生活化教育理念有着深刻的研究与独到的理解,他在著作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由此可见,根据生活化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生活不仅是英语形成、发展的根源,也是其运用的主要场所。因此,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实践中来,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更是英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让学生不仅在生活中掌握、运用英语,更能够在生活体验中实现思想情感、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指引,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回归生活”的原则,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目标,让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中能够理解生活现实、提高生活能力、发展生活品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空泛的目标缺乏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不断细化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目标指向,更能够在实践中完成目标内容。例如牛津英语1B中“I can swim”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应从知识、能力、情感层面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从知识与能力层面来看,根据情态动词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基本句型,并能够根据生活情境展开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从情感层面来看,为学生渗透游泳的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利用生活情境提高其适应生活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材是教学实践的载体,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依托于教材。但是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毕竟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在过于理论化、模式化的语言训练中难以灵活掌握英语运用的方法。对此,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陶行知先生的阐述,避免对教材的盲从,“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英语知识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观察生活,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连接,例如在牛津英语2A“What’s your father?”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以“职业”为切入点,鼓励学生根据父母的职业以及相关的生活经验进行阐述,让英语知识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接受效果。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注重对生活情境的构建,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在情境中找到落脚点,并在情感共鸣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真实生活情境的模拟,为学生设计可供参与的学习空间。例如在牛津英语2A“A picnic”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野餐的经历,用英语对野餐的过程以及情感体会进行描述,从而激发学生回顾过去的经历,并在分享、互动的过程中丰富生活情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推动静止课堂向动态化课堂的转变,让学生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提高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中提高情感认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沟通的过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在生活的交流与互动中体现价值。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向交流模式,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互动情境,更要根据生活经验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体现英语在课堂沟通中的运用效果。如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将课堂互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经验对圣诞节与春节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与交流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丰富语言知识,强化观察、体验生活的意识。
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教材内容,服务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利用笔试来对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进行检验,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对此,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应关注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式、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之,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还要为学生的未来美好生活奠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将其融入生活中来,是教育的本质体现,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活化教育内涵的理解,并根据小学生的主体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英语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