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游戏式”习作课堂,引领生命向上长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小学 徐红梅

游戏作为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指引他们“向上长”的重要教育手段。“游戏式”习作课堂的创建,将儿童特有的生命需求转化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体验,在酣畅淋漓的游戏活动中激发了写作兴趣,丰富生活积累,彰显生命活力,享受教育幸福。

一、快乐体验,跃动习作课堂的“活力”

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和习作教学融会贯通,以游戏活动激活课堂,引领孩子在恣意玩乐中充分调动其观察、思维、表达、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那些“有意思”“很好玩”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要么成了飘飞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徜徉;要么变做美丽的蝴蝶,在百花争艳的春天里翩翩起舞;要么宛如闹春的喜鹊,在绿树掩映的校园里纵情歌唱……此时此刻,他们的脸上泛着红晕,神情异常专注,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童眼被牢牢吸引,一颗颗激情跳跃的童心被快乐拥抱。

忘乎所以地沉浸于游戏中,一切被动应付与消极退缩都转化成了主动亲近和积极参与,精神得到释放,生命得以激活,“要我说”“要我写”的传统习作模式自然演变成“我要说”“我要写”的鲜活习作氛围。当孩子们视表达为生命的需要,视习作为生命的存在状态时,绵绵才思自然如清泉般汩汩流淌。

二、切身经历,回归习作课堂的“本真”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赫然记录着这样一句话:“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较之于道听途说或平面观察,亲身经历的日常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回味无穷的真实体验是作文的灵魂。真实而丰富的游戏经历不仅拓展了孩子的习作空间,还在切身的游戏体验中发展了孩子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情趣。

想要亲近春天,再美的图片展示、再生动的语言描述也无法替代一回田间地头的真实游历。孩子们在亲近、欣赏、吮吸、游历大自然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催生了语言、思维的本能。瞧,他在蚕豆地里找到了“小耳朵”,你在油菜花中染了一鼻子“金粉”,我在草堆中间摘了一朵特别精致的野花……一路行走,一路欢笑,春风依依,惊喜连连,还有比这更生动有趣的习作旅程吗?

大自然俨然就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热情地为孩子们捧出各种可观可触、可嗅可感的生动形象,以此代替书本上枯涩的词句描述。孩子们快乐地畅游其间,陶冶了性情,开启了智慧,更滋润了文心。

三、遵循规则,彰显习作课堂的“务实”

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游戏式”习作课堂在趣味盎然、热闹非凡的表象下,一旦脱离规则指引,就会沦为混乱无章或放任自流。关于“规则”,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此中的“秩序”即游戏规则。习作课堂上的游戏活动非一般意义上的游戏,它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自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行之有效的游戏活动离不开规则的导向作用,这种规则关乎游戏围绕何种主题,如何恰如切分地遣词造句,怎样巧妙灵活地运用修辞,怎么有序合理地个性叙述……游戏规则在潜移默化中衍生成对习作任务的细化要求。例如,同样描述吹爆气球的心理,有孩子仅仅一句“吓死我了”了之,老师稍加点拨:“如何把话说得更有趣?”孩子们很快就有了精彩纷呈的表述:“我的心里就像揣着个小兔子,‘噗噗’直跳。”“我的心跳加速,都快飞出身体去了。”“我的心脏就是那气球,不知什么时候会‘砰’的一声炸个粉碎。”

各种修辞手法的融入,让孩子的表述一下有了天壤之别。可见,合理游戏规则的介入可为个性表达保驾护航,它让习作教学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在欢声笑语的感染下,达成习作训练的有效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呵护习作智慧落地、生根、发芽。

四、激发想象,指引习作课堂的“致远”

常言道:“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可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萌芽。“游戏式”习作课堂作为激发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阵地,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养料。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当习作思维和游戏思维激情碰撞时,必将促成情思的喷涌、灵感的迸发、想象的激活。

角色扮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他们在角色转换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尝试全新的生命体验中乐此不疲地创造性表达。比如改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前,我启发他们将寓言设计成精彩有趣的“表演”游戏:猜一猜寓言中各角色的语言,学一学它们的动作,演一演那精彩的一幕。在倾注想象又妙趣横生的游戏式扮演后,生动而充满灵性的文字伴随着阵阵笑声流泻而下:“这时,一只饥肠辘辘的鹬信步走到河岸,它已经三天没进食了,饿得眼冒金星,连走路都跌跌撞撞。突然,它眼前一亮,一只蚌正袒胸露乳地在河岸边懒洋洋地晒太阳呢!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细嫩鲜美的蚌肉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儿。鹬不禁口水直流,肚子也响得更起劲儿了。为了能吃到鲜嫩的蚌肉,鹬强打起精神,小心翼翼地接近着,生怕一不小心,美味就打了水漂……”

灵动自然的想象表达贯穿于“表演”游戏的始末,随之诞生的想象性习作也妙趣无穷。费罗伊德说:“每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正在展开想象的诗人。”游戏为孩子们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掘潜在的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