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王慈芸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语感是新课标对诵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精选诵读内容,可以发动学生的语感思维,训练学生捕捉画面感的能力;丰富诵读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感认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诵读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敏锐性。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方法,贴近学生学力基础及生活实际,为学生习得良好的语感创造条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内化语感最直接有效的实践途径。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书委员会精挑细选的,意蕴丰富,文质兼美,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与审美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精选诵读内容,发动学生的语感思维。教师通过诵读这种声音媒介,对文本的局部语言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无声的文字转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整体能感知文本准确的用词,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的情绪情感,对文本内容产生真切直观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性,以诵读为基点培养语感能力。
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翠鸟》,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培养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上课初期,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并适当地点拨、纠正读音,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大意。教材第一自然段描写得十分精彩,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作者的写作顺序。接着,教师通过指名读、同桌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可爱,最后教师留下背诵任务。教师锁定精彩段落,在反复的诵读中,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渐增强其语感能力。
教师从精选诵读内容入手,使文本更加形象化、立体化,教材中一些描写非常精彩的语言片段,浓缩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态度。教师指导学生丰富诵读、鉴赏这些精彩片段,可以高度还原文本内容,达到浸润学生心灵深处的目的。
王尚文教授说:“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朗读。”语感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做支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诵读形式,促进学生的语感认知。诵读要读出真情实感,抑扬顿挫,把握节奏,读出文字美和韵律美。通过丰富诵读形式,使学生陶醉在文本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多媒体跟读、播放录音带、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诵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沉醉在诵读的快乐之中,强化学生对诵读学习的兴趣,在反复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感认知。
教学《葡萄沟》时,文本旨在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使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师投放课件为学生展示葡萄沟的美景,给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教学第二自然段,教师范读并让学生划出“茂密”“凉棚”,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受“凉棚”,引导学生说出“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并带着特定感受反复诵读。接着教师让学生自读,讨论交流“五光十色”“五颜六色”等词语的精妙之处。教师扮演吐鲁番大叔,与学生共同演读课文,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情感被迅速激活。
教师以丰富多变的诵读形式,指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起伏,学生逐渐深入地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思维被激活,领悟到了文本内涵的丰富,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在对词语、句式、语序的深入研读中,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吕叔湘先生说:“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教学。”语感培养是一种需要长期的规范的练习,才能逐渐形成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优化诵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促使学生形成对文本的综合感受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强化语感意识,发展朗读与语言运用能力,是培养语感素质的良好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对学生主动习得言语方法的训练,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促进学生语感质量的提升。教师也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着手,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课文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的迁移。
优化诵读方法,能够让学生多角度感悟文本的言、意、法的特点。《喜爱音乐的白鲸》是一篇有趣的说明文,十分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教师设计了一个思考问题:“这是一篇说明文,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尝试着总结出说明文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说明文很有趣,简洁生动,准确贴切……”教师让学生模仿教材,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小说明文随笔。教师启发学生将知识迁移到实践运用中,在灵活的训练中锤炼学生的语感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运用实践中,训练学生有意义积累语言的能力,经过多个维度的引导、点拨,调动学生的语感体验,强化学生对语言的加工处理能力,语感培养就会更加深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使他们具有完整的人格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