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恒兴小学 周 辉
写作是学生知、情、意、行等心理体验的一种内化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作文课型的确定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智能开发,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总而言之,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如此,作文课型才会异彩纷呈,学生作文才会鲜活而亮丽。
观察体验型,即以观察为途径,以体验为目的所展开的一种作文课型。这种课型的特点是,将观察与体验有机结合,重视作文的前积累,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其主要过程是:(1)教师确定观察的对象,提出观察的要求,指点观察的方法;(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点,叙述观察的过程,交流观察的感受;(3)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反思观察的得失;(4)学生对照观察的要求,完成观察后的习作。由于观察的方法既有一定的规则,又有一定的变化,教师要根据年级的特点,作出统筹安排:可以先学习定点观察,再学习移步换景观察;先学习有序观察,再学习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先学习纵向比较观察,再学习横向比较观察。同时,要指导学生结合观察,加强情感体验。经验告诉我们,情感体验要从感觉开始,随着感觉的积聚,联想就会应运而生。
教学中,我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为例,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联想,启迪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材料。作者首先“选好观察的位置”,等候灰椋鸟归林,这便是“定点观察”。然后,以“翘首遥望”,点出是远眺;又着一“看”字,将视线逐渐收缩,指出以下是近看。这样由远及近,使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文章描写生动,巧用拟人,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最后,作者又以联想的方法,由鸟及人,将观察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使文章的主旨和盘托出。这样我从写作的角度,指导学生提炼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发展的过程。可见,这种观察体验型的作前指导,对于启发学生发现写作材料,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活动实践型,即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基础所展开的一种写作指导课型,这种课型的特点是,体现活动的目的性,突出活动的实践性,渗透活动的体验性。其主要过程是:(1)教师确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提出活动的要求;(2)学生交流参与活动的过程与感受;(3)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结合写作的话题,有详有略地叙述事情的经过,表明个人的感受;(4)根据写作要求,教师选择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现场指导;(5)师生总结“活动类作文”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经历了活动、写作、升格、总结的四个阶段,形成了在写作流程中“物”与“意”、“意”与“文”的双重转化过程。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2 中的例文《拔河》,就是属于“活动类作文”的形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探讨“活动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启发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文章的中心。正如陶行知所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于是,我设计了如“为空巢老人收拾房间”“第一次为奶奶泡脚”“采访养殖专业户”等活动专题,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体验活动的过程,积累写作的材料,为今后写好“活动类作文”架桥铺路。这种活动实践型写作指导课,或者活动在课外,写作在课内;或者活动在课内,写作在课外。前者重在对写作的具体指导,后者重在对活动的具体指导,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的教学目的。
故事激励型即以故事为载体,以激励为目的的一种作文指导课型。这种课型的特点是注重思维的缜密性,体现故事的现实性,突出写作的创意性。其主要形式是:(1)听故事录音,述故事情节;(2)明故事经过,续故事结局;(3)供故事开头,思故事的发展与结局;(4)据故事结构框架,补故事具体内容。这四种形式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至于选择哪一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学力与阅历而定。由于故事突出环境、人物、情节等要素的有机联系,学生对此一定会兴趣盎然,这种课型有助于促进学生写好叙事类记叙文。可见,它的教学价值在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缜密性,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据故事开头,思故事的发展与结局”,我设计的主要过程是:(1)教师提供故事的开头:故事发生在河南洛阳。一天,市民毛女士从银行取了“5”万元钱。当她刚下银行大门的台阶时,一不小心,“5”摞钱全部掉到地上。不料,捆扎钱的纸条被摔松了。突然,大风骤起,钱被风刮得满街飞舞……引导学生讨论故事有可能的结局:①遭人哄抢;②众人相助,物归原主;③大部分钱失而复得,尚有少量未有着落,编造故事发展的情节。(2)根据写作的要求,修改编造的故事,要求是:①体现明晰的思路;②体现完整的结构;③体现情节发展的现实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课型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范文(例文)引路型,即以范文(例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思路、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捕捉文章亮点的一种写作指导课型。这种课型的特点是体现目标的集中性,突出范文的示范性,注重学生的顿悟性。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范文(例文)的欣赏,发现新亮点,借鉴新方法,积累新经验。主要过程是:(1)教师根据写作目的定篇;(2)学生阅读范文(例文),发现新亮点;(3)教师确定仿写话题,提出仿写要求;(4)学生根据仿写要求,借鉴新方法;(5)对照要求,交流仿写体会。这样,学生写有所仿,仿有所创,既学习了作文的新方法,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为例,教学中,我根据范文的特点,第一次要求学生着重学习“定点观察”的方法,第二次要求学生着重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第三次要求学生着重学习展开联想、深化题意的方法。通过分解练习,既减缓教学的坡度,又增加了练习的层次。可见,范文引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具体的要求,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这种课型是作文教学中的传统课型,但只要在传统课型中注入新的内容,就会使传统课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所以,作文课型的确定应该从写作的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年级教学的要求出发,循循善诱,注重实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三味书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