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蒋朔茵
从“三笑”、“三忍”、“三招”看林冲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材解读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蒋朔茵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节选、改编自古典名著《水浒传》,讲述了林冲在发配的途中路过柴进庄上,万般无奈之下,与傲慢的洪教头比武,最后大获全胜的故事。课文以“三笑”串联故事情节,以“三忍”塑造人物性格,以“三招”升华人物形象,使得一个既有高超武艺,又有高尚武德的正气好汉林冲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笑”悟情节巧妙——文路、学路、教路,三路合一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必须依托情节的发展才能逐渐丰满;情节又必须围绕人物展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物形象,又同时推动情节的发展。三要素之间相互交融,互为依托。
如果说洪教头的笑塑造了人物形象,那么柴进的“笑着”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一笑是课文中的难点,它看似平淡,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洪教头气焰嚣张,步步紧逼,他的傲慢、蛮横让林冲颜面扫地,他的那句“依草附木”也正戳到了林冲的痛处,将矛盾推向了高峰。
林冲当时的心理是矛盾的,忍还是不忍?打还是不打?赢还是不赢?在千钧一发之际,柴进露出的笑意正巧也给了林冲一个暗示——柴进想看他们较量。就因为柴进的一笑,给林冲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本再三推辞,转变成了积极应战。
中国人最讲“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柴进的这一笑,就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的最好体现。林冲与洪教头无论谁赢谁输,他都是赢家:他可以看到两人的真本事;洪教头赢了,说明他的师父有本事;林冲赢了,可以帮他教训洪教头不要太傲慢张狂。柴进的这一笑,林冲心领神会:应战,既为柴进治一治洪教头,又为自己赢得声誉,一举多得。淡淡一笑,是柴进的智慧,也是林冲的智慧。
文末的“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一句同样耐人寻味。众人当中都有谁呢?他们的立场和角度会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笑又有什么意味呢?我想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读写训练的素材。既可以让学生畅谈收获,又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三忍”悟武德高尚——忍傲、忍辱、忍狂,顾全大局
林冲的忍也是富有变化的,忍傲、忍辱、忍狂,林冲的形象由“武艺”高强变成了“武德”高尚。我想,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在价值取向上的一个意义吧!
洪教头一出场便挺着胸脯,这是高傲;明知是庄主的客人,却也不予理睬,这是桀骜;径直坐上首位,甚至不把庄主放在眼里,这是狂傲。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于是,他忍了,他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戴罪之身前来拜访,何必又惹出事端呢?从大局出发,他不得不忍,这是忍傲。
自己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夺妻之辱,他忍了;自己被高俅陷害入狱、发配,削官之辱,他忍了;充军的路上一而再、再而三遭受董超、薛霸的伤害,甚至要取其性命,害命之辱,他忍了。现在面对洪教头的言语相激,他当然选择忍。再看洪教头对林冲的称呼“流配的犯人”、“骗吃骗喝”、“冒牌武师”,每一个都是冷嘲热讽。面对如此狂妄、无礼、骄横的洪教头,而林冲只说了两个字——不敢。
最后是忍狂。只要是林冲不想治他,任凭洪教头怎样发狂,对于林冲,都是无用。于是,我们就看见了一场洪教头的独角戏。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如此浓墨重彩地描写洪教头,对林冲只字未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此时的林冲在干什么呢?他一定在观察洪教头,他在思考打败洪教头的方法。或许他此时心中已早有胜算。有一个细节将林冲的忍写到了极致,那就是在打斗场面中,林冲的最后一个招式——一扫。这一扫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洪教头是被打到还是打伤,是给点颜色看看,还是杀他个片甲不留。高手过招,点到为止,这就是林冲的武德。
林冲的忍,不论是“忍傲”、“忍辱”还是“忍狂”,都是冲大局出发的。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还是顾及庄主的面子,林冲心中始终不变的就是想息事宁人,以和为贵。他的“躬身施礼”,他的“不敢”,他的认输,他的自称“小人”,实际上都是出于顾全大局考虑的。
“三招”悟武艺高强——一横、一腿、一扫,点到为止
“武艺高强”是对梁山好汉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水浒传》中,武艺高强者多,但他们个性鲜明。关胜的大刀以勇见长,卢俊义的棍棒以稳取胜,呼延灼的双鞭以快闻名,而林冲的林家枪法,则是出战无败绩,遇强则强。
林冲与洪教头二人的比武实际上三个回合就结束了。面对洪教头的看家本领“把火烧天”,林冲的第一个策略是“以柔克刚”。洪教头的这一招“把火烧天”在江湖上可谓是屡试不爽。急于求胜的洪教头在一锭大银的催化下,反应激烈,他使出了浑身的功夫,一招就想将林冲拿下,直接拿出了自己最厉害的功夫——“把火烧天”。身经百战的林冲当然知道这功夫的厉害,所以,暂且缓它一缓,于是便把棒一横,还了一个“拨草寻蛇”。
第一回合,双方算是打平,但是双方心理上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洪教头本以为自己会赢,可是看家本领使出来,并没有置林冲于死地,难免失落焦躁,心中越发没了底。而林冲恰巧相反,一招下来,反而给了他绝地反击的机会,接下来更是越战越勇,如鱼得水。
第二回合,洪教头显得越发急不可耐了。对手越是焦躁,就越要沉稳,对手越是凶猛,就越是要冷静。这一次,林冲采用的策略是“以退为进”。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三个感叹号,说明洪教头非常心急,气势汹汹。面对洪教头的劈头一棒,林冲不慌不忙,往后一退,这一退实则是——以退为进。
最后一招就是这最为精彩的“一扫”。这一扫则是“以智对急”。洪教头脚步已乱,但仍旧气势汹汹。林冲胜券在握,果敢决绝,一个“抡”字体现了他干净利落的出招,一下子破解了洪教头所有的武功,该出手时就出手。林冲赢就赢在以柔克刚,赢在以智取胜。
行文至此,一个真正的英雄形象就鲜活起来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不仅要让他们看到林冲的武艺高强,更要看他的知礼忍让;不仅看机智勇猛,更要看以德服人,看侠义精神。
“三笑”,悟情节巧妙,文路、学路、教路,三路合一;“三忍”,悟武德高尚,忍傲、忍辱、忍狂,顾全大局;“三招”,悟武艺高强,一横、一腿、一扫,点到为止。名著大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又要注重人文性。研读文本,创设情境,关注细节,放眼全篇,才能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遇见一个越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