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知、情、意,语感之始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小学 王紫瑾

知、情、意,语感之始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小学 王紫瑾

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正是“语感”。夏丏尊先生则认为语感的心理构成应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在我看来,“知”即对语言文字描绘的内容的直接感知,是语感体验的基础;“情”即对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体验,是语感体验的最高境界;“意”即文字的意义,包含结构﹑组成等理性认知,也是语感教学的重点所在。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我们要从“知﹑情﹑意”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文图转换,积累“知”之表象

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海中重现出来,让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能让人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而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积累表象主要有三种途径:

1.积累直观形象

教师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字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采用图文结合﹑简明介绍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比如上《我叫“神舟号”》时,我在课前就到网上查找了许多飞船的图片,还找到了一个专门介绍神舟号的网页。上课时,我先带着孩子到网上“冲浪”,看看飞船,了解我国发射的“神舟号”的基本信息,然后再开始学习课文。学生在积累表象的同时,更激起了学习课文﹑了解飞船的兴趣。

2.联系生活经验

对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是和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升国旗》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学生只知道它是中国的国旗,可并不知道“五星红旗”来历和旗上符号的意义。虽然这一知识也不在本课教学目标之内,但我仍适当向他们介绍了这些知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自然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我们的国旗代表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国旗是团结的象征”这样的信息。

3.想象具体情境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也能帮助学生积累表象,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教学《升国旗》中的“我们立正,向您敬礼。”中的“们”字时,我让学生回忆早晨升旗时的场面,并问道:“操场上,谁在立正﹑敬礼?”学生们马上就回答“小朋友﹑红领巾”,我接着追问:“只有一个小朋友吗?”“不,有许多小朋友。”“喔,操场上除了我,还有许多小朋友,这就叫我——”“我们”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看到学生已经理解了“我们”的意思,我又趁热打铁说:“那如果是他和其他同学,就可以叫他——”我还没说完,学生就接着说“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二、由口至心,丰富“情”之体验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它必须经过长期规范的语言训练。因此,培养学生语感的起步正是大量的口语实践。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口语实践,帮助学生感悟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感。

1.因读促悟

老舍先生说过:“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这也提示我们,朗读是语言实践最重要的方式。一年级学生在朗读中往往存在唱读﹑顿读等不良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言语节奏﹑韵律,对语言表达的语气﹑感情等方面的感悟缺乏经验。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老师范读的作用,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有指导性的范读,不仅仅在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学生可以直接感悟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语速﹑语势和表情。教师经常范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读书的技巧。

读书时,尽量多自由读﹑个别读,少齐读。不同的学生由于对课文的感受不同,在对有关字词句及语气﹑语调等情感处理方面各有不同,语速也不一样,由于受齐读要求的影响,读得快的学生势必要受到读得慢的学生的牵制,读得慢的同学要急于赶上读得快的同学。因而部分学生有时不是在入神入境地“读”,而是一边读,一边听,分散了注意力,感情不能投入。

此外,我还运用各种录音软件,让学生记录自己朗读的内容,在反复聆听自己朗读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把语言潜在的音乐性变成音乐性的语言,在打动人心的诵读中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

2.以说述情

如果说朗读还只是学生体验文字情感的途径之一,那么,寻找到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引发共鸣,并通过口语实践,外化为自我的言语表达,则是提高语感的又一重要途径。

例:

生:老师,我知道东方明珠很高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

生:我跟爸爸去过上海,亲眼看见过东方明珠电视塔。我站在塔下要把头抬得很高才能见到塔尖。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过东方明珠的镜头,周围的房子比它矮多了。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课文中了解到东方明珠的高大吗?

生:(自由读)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生:我觉得它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非常雄伟。

师:你们可真善于读书。那你们见过巨人吗?

生:老师,我见过巨人。奥特曼打怪兽时,就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生:东方明珠就像奥特曼一样很高很高。

师:是呀,东方明珠塔确实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黄浦江畔。(师范读一遍)让我们用最美的朗读来表现它的高大雄伟吧!

生: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而且真正让人领略到了东方明珠的高大美。

当我们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凭借联想,学生就能很快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听到音响﹑辨出色彩的世界,在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中发生的一切,也格外地打动人心。

三、解词析句,加强“意”之训练

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学生语感能力提升的基础是理解,是一种直觉性的对语言符号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包含文章的内容,也包括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更关注的是在词与简单句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意理解能力,促进语感能力的提升。

一年级课文虽浅显,学生也刚接触书面语言,教师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例如,我们可以用替词法进行咬文嚼字。

例:《江南》

师: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个大诗人来到江南把江南美丽的风光写下一首古诗,赞美江南。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听了老师读后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江南很美。

师:读一读,读时要读准字音。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你不理解?生:“鱼戏”是什么意思?

师:只要仔细地观察书中的图画,看看小鱼都在干什么,相信你自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鱼儿在水里游。

生:鱼戏是小鱼在做游戏。

生:小鱼在水里追逐打闹。

师:喔,你们都看懂了图里的内容。那你们觉得是“鱼游莲叶间”好,还是“鱼追莲叶间”好,还是“鱼戏莲叶间”好呢?

生:我觉得“鱼戏莲叶间”好,因为小鱼在水里追逐打闹,是很不文明的。

生:我觉得“鱼游莲叶间”是说鱼在水里游,不知道他们游得开不开心。

生:我也觉得“鱼戏莲叶间”好,鱼儿在水里做游戏,一定很开心。

师:是啊,戏就是游戏﹑嬉戏的意思,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很开心,鱼儿在水里和它的小伙伴们在水里嬉戏着,玩耍着,也很开心!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读读这一句。

如果在平时,可能老师觉得学生已经理解“戏”就是游戏﹑嬉戏的意思就可以了,可在这节课上,我又接着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游﹑追”,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细细地嚼,学生就体会到诗句中字词丰富的表现力。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则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就要从理解简单句入手,进行严格的训练,一步步地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通常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按这两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此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姑娘的信》中的“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先理解句子讲的是秋姑娘摘枫叶,再抓住“片片”这个词理解秋姑娘摘了很多树叶,她有许多好朋友。

实践证明,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比常人更敏锐地体悟到文字背后的深义,就能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

朱作仁先生指说过:“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人们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良好的语感一旦形成,将让学生终身受用。教师理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