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4-05-10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黄龙中心小学 钟生龙

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黄龙中心小学 钟生龙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带领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怀有一颗童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媒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在和教师沟通交流中完成的。所以,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首先教师就要怀有一颗童心。教师要能做到情感自然流露,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内心想法,和学生和谐融洽地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老师,爱上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尽量充满朝气和生机。例如,在学习《充气雨衣》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学生阅读“雨水流进小林的裤腿,风一吹,冷极了”这句话时,表现出一副冻得哆嗦的模样说:“同学们,你们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好冷啊!”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献计献策,对文本情感思想的把握会更加深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一个良好的问题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意识,引导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未知的领域当中,调动学生的质疑思维,让学生产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从而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首先,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跳起来摘苹果”的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回答;其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因人而异﹑分层设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并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问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问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问时间,并教会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我们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如果有交通工具和充足的经费,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独立设计问题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当“老师”。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快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借助工具书独立认读字词,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词整理出来,然后等到课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比如“挂”这个字,和其相近的字有“洼”“哇”“娃”等,通过整理,学生不但可以体验到预习带来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掌握字词知识,还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才能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听说训练”时,要将所讲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使学生在加强记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如指出街边广告和电视中的错别字,在游玩之后充当“导游”,给游客介绍相关的风光美景等。在学习写人的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人物进行写作,这样的训练更为生活化,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写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让学生真正爱上了语文,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挖掘教材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白杨》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到在茫茫戈壁滩上,坚强高大的不仅仅是白杨树,还有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建设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引导学生体会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不但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边疆建设,而且为祖国培养了边疆建设的继承人。以此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熏陶。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提高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魅力,用人物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来震撼学生心灵,获得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和分析老炊事班长的“三次笑”,通过对班长外表的分析,深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笑: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还“摸了摸嘴”,假装已经喝过了,以此来动员小病员喝鱼汤;第二次笑:老班长看到小病员端着鱼汤喝不下去(他们知道老班长并没有喝汤),于是,老班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笑:看着三个小病员喝完鱼汤,老班长的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通过解读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体会老班长为了挽救小病员的生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六、完善学生作业体系,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为了优化作业形式,教师应将研究“生活化作业”当作校本课程来加以开发。成立“生活化作业”的课题研究小组,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有价值的作业要建立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感到快乐;做完之后应保证学生有所收获;有价值的作业应展示学生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为此,学校要完善生活化作业设计理论体系,构建集体备课制度,在校园网站上开辟设计探究论坛,拓展师生互动途径,建立优秀作业设计收藏室。作为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应注重作业的开放性﹑与生活的对接性﹑评价的创新性,让作业真正成为孩子的期待,深入他们的心灵。同时,教师要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对优秀作业的评价标准,即作业的有效性﹑有趣性﹑人文性﹑生活性。改革作业的目标要简单明确,思路科学清晰,实现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使之成为学生的期待。

总之,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熟练运用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