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课堂激情飞扬

时间:2024-05-10

李媛

【摘 要】 情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同时也是教学目的。而情感教育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优美动听的语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师生心理相容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性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加强调情感的因素,尤其是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是一些优秀的名家名篇,图文并茂、语言优美,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情感以及审美的情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教育与传递。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如何让课堂激情飞扬,让情感激发呢?

【关键词】 激情飞扬;小学语文;情感激发;策略初探

动之以情是人文性学科最大的一个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课堂激情飞扬,是师生间进行心灵交汇、灵魂对白、生命律动的最主要方式。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迸发出青春的色彩,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下面将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手,简要探讨激发学生情感,让小学语文课堂激情飞扬的教学策略。

一、挖掘情感因素,引起情感共鸣

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图文并茂,并且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以及艺术感染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因素,以文激趣、以文导情,以此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其可以直接与文本以及作者对话,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节时,当教师讲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之情时,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对父母、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思念之情进行表达;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古今那些具有英雄气概、民族气节的人物,如黄继光、林则徐等同狼牙山五壮士进行比较,以此增加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怀。这些都是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并以此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对这些情感因素的挖掘,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义利观,还有助于在情感的熏陶以及体验下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文化素养。

二、注重情景创设,诱发学习动机

语文教学就好比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画卷,组成了一篇篇悦耳动听的乐章。而课前导入正如一组乐章的前奏,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课前导入,不仅能成功地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其身临其境,还有助于为课程教学创设先决条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课堂激情飞扬。

想要创设非同寻常的课前导入,首先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研读课本,读懂、吃透文本,将文本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文情怀深入挖掘出来,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波动,让其被作者所书写的篇章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折服,从而诱发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虎门销烟的急迫性,让学生体会到那时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感受到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教师可以通过课下搜集《鸦片战争》这一老电影,在课上进行播放,在学生观看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相信在观看过这一影片之后,不仅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其铭记历史,更会让其被林则徐这一伟大历史人物的壮举所深深折服。这时,教师可趁此机会导入本次课堂教学的重点,经过前面的铺垫,学生们心中充满了对西方列强丑陋行迹的愤恨与控诉、對清政府软弱无能的无奈以及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敬佩,而这些复杂的感情急切需要一个发泄口,如此一来,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学习新课、传授新知的教学目的,并在这一天永远记住那个让中国自豪的时刻,让我们的小学生一起为祖国的强大与民族的复兴而奋起。

三、注重情感感悟,丰富情感阅历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邻里乡里、父母兄长、亲戚朋友的友善之情,其所选的教材更是饱含着真情实感,具有浓浓的文学色彩,既是学生了解祖国、接触社会的凭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塑造其优良传统的桥梁。

感悟是一种由表层意义逐步向深层内涵过渡,是在已有知识体系、智力水平以及情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想象与领悟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深化认识。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都极其有限,他们对文章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表达往往需要借助我们教师解读来理解与感悟。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教师就需要主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学习,让其在慢慢阅读与品味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态度,从而通过对从字里行间的理解过渡到对作者内心世界的感悟,并逐步升华到对人性、人生、生命价值以及信仰的感悟,让学生小小年纪就能感悟到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宝贵,以此达到丰富学生生活阅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让整个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教师就需要一字一句地对学生教学,通过示范读、朗读、品读以及细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画卷以及诗人心中的孤寂和豁达之情,并在课文结束时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从而让整个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总而言之,情感是我们最为基本且复杂的一种生理评价与体验,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喜怒哀乐,也能让我们品尝到人生百态,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因素,通过多种教学手法、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借助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此培养其正确的义利观以及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罗慧.让课堂激情飞扬——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激发的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7(41):54.

[2]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3]路翠萍.语文情境教学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16.

[4]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