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电教让知识灵动起来

时间:2024-05-10

黎城三中 高军伟

在应试教育下,一切的教学都放在“考”字上。因此,课堂结构某种程度上变成“因考而教,为考而学”,出现一种“教师强灌,学生强记”的局面,使学生失去了自学性和主体性。而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电教手段正是顺应素质教育潮流的产物。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电教技术步入初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初中历史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境界。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把历史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过程等配以视频、音响和动画效果,“真实”的再现了历史,突破了历史的时空限制、地域限制,控制了历史的运动变化,契合了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在教师教学艺术的海洋中产生兴趣, 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对外开放”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使学生渲染在优美的音乐之中。然后,教师提问:歌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有多大?通过这些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也很自然引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师用最普通、最直接的语言与美妙的音乐引起共鸣,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能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延伸历史课堂。如讲八年级历史上册(华东师大版)有关红军长征的内容时,若只凭教师讲解即使再生动学生的印象都不会太深刻,若能制做成课件利用计算机操作,在当中剪辑或插入红军长征的影视资料,配以毛泽东有关红军长征的诗词,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将红军长征的路线、经过、主要战役、重要会议,特别是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长征革命精神能从视觉上直接感受,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这远比老师讲的肯定更加容易掌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学直观生动,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明显提高课堂教学功效。

最后,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学习活动的探究者。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通过每个学习主题设计的“教学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先放一段《林则徐》的电影片段,然后教师边提问边分析,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电教媒体的介入,使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能足够让学生体验历史真实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便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电化教学已越来越成为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更是培养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把电教媒体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的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图热闹、好玩,却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这是极端错误的。我认为,电教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可取的,但运用要得当,与教学过程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要共同探讨研究,结出电教改革的丰硕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